青薪传承 | 匠心巧手传技艺 非遗棕编共传承

发表时间:2023/7/25 8:38:12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夏中君   王晓倩):  棕榈编织始于三国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让非遗走进社区、走近青少年,近日,烟墩街道团工委、合肥市文化馆、合肥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西杭社区团支部开设“青薪传承”青少年非遗实践项目2023年暑期班——庐阳棕编暑期系列课程。

       课堂上,杨秋霞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棕编作品,勾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接着,杨老师以一根叶茎为筋架,一边做,一边讲解,运用编扣、打结、互相穿插等手法,一会儿功夫一只栩栩如生的蚂蚱出现在老师手中,引的孩子们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接下来,孩子们自己动手编织,在复杂的地方,杨老师反复演示,反复讲解,志愿者们一对一指导直到孩子理解。看着手中自己做的蚂蚱,大家自豪感油然而生。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要求报名下一节课,一位从蜀山区来的家长说:“这棕编太有意思了,我们还要报名,下节课再来和杨老师学个新样式。”

       接下来,西杭社区将继续开展庐阳棕编非遗课程,传授指尖上的棕编技艺,将复杂的传统工艺简单化,推动棕榈叶编织艺术在居民中的传播和继承。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