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佛协传统文化艺术剪纸公益学习班在心虔寺圆满举行

发表时间:2025/3/4 9:12:24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马芝平    李忠珍):

       为深化宗教活动场所“四进”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有更加系统的了解,孝感市佛协第四期传统文化艺术剪纸公益学习班今在心虔寺圆满举行。 
       2025年3月1日,湖北心虔寺第四期剪纸艺术公益学习班正式开课。今天我们再一次请来了“薛峰剪紙”项目非遗传承人——黄明卫老师为大家授课。经上次黄老师带大家初识剪纸,并对其有了一定的概念后,这一次进阶地给大家讲解“刻纸”。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又称窗花或剪画,它是以刻刀为主要工具来进行创作的一种镂切纸平面造型艺术,在表现手法上,相对于剪纸也更为清晰和复杂,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与剪纸相伴而生,早在隋唐时期,双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便已散见于民间。
       一把刻刀,一方红纸,在匠人的指尖流转间,化作万千气象。刻纸艺术,这门源自剪纸却又独具特色的非遗技艺,以其精妙绝伦的工艺,演绎着中华文明的深邃与灵动。正如《庄子》所言:"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刻纸艺术正是技艺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而刻纸艺术最令人惊叹之处,是在于其以刀代笔的独特表现手法。今日,黄明卫老师手持刻刀,在薄如蝉翼的纸张上精雕细琢,教授大家创造出繁复精美的图案。刻刀游走间,仿佛在纸上跳着优雅的舞蹈。刻纸的创作过程,更是一场与时间的对话。需凝神静气,运刀如飞,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此次刻纸学习,心虔寺法师和众善信学员十分专注,也正因如此才通过了技艺与心性的双重考验,每个人都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
       刻纸艺术,这门源自民间的古老技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它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不仅是艺术的创造,更是生命的礼赞。愿这门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继续书写属于中华文明的瑰丽篇章。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