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若天工 |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 探寻汝窑“科技”之美

发表时间:2025/3/13 8:21:38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李小亮    闫祥波):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的国风歌曲《青花瓷》中的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不仅是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浪漫描绘,更是对汝窑瓷器那份独特韵味与等待之美的深刻诠释。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海南省博物馆“譬若天工——我国古代文物中的科技奥秘”新年特展,共同探寻汝窑的传奇世界,寻找那份穿越千年的静谧与雅致。

宋代汝窑青釉盘(天津博物馆藏)(“譬若天工——我国古代文物中的科技奥秘”展品)
汝窑之美,色泽天成
       汝窑,以其标志性的天青色闻名于世。天青色,这一独特的色泽,成为了汝窑瓷器的代名词,它的故事源于北宋宋徽宗年间,相传宋徽宗曾在梦中见到雨过天晴后的天空,那抹清新脱俗的颜色让他难以忘怀,于是下令窑工烧制出这种颜色的瓷器。从此,汝窑的天青色便名满天下,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佳话。“天青色”如同雨后初晴的天空,清新而深邃,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情感在瓷器上的凝结。它的美,不在于绚烂夺目,而在于那份静谧与内敛,如同一位温婉的女子,在烟雨中静静等待,只为那一瞬间的相遇。
       汝窑最早为民间窑口,后来北宋宫廷因定窑白瓷有芒(即口部无釉,不便于使用),遂命汝州(今河南汝州)烧制青瓷,以满足宫廷需求。汝窑作为官窑的时间极短,大致在北宋后期的元祐至崇宁年间(公元1086年至1106年),虽仅有二十年左右,但其对后世瓷器工艺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仿汝窑者众多,均难以达到其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科技之光,匠心独运
       汝窑的天青色,并非偶然所得,而是古代工匠智慧与科技的结晶,他们通过对釉料配比的精准掌握,以及火候的精细控制,才使得汝窑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呈现出如此独特的色泽。汝窑以名贵玛瑙入釉,釉色以天青最为名贵,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美誉,其釉层均匀较薄,釉质滋润,呈现玉质的半乳浊状;汝窑器物造型古朴雅致,多仿自古代青铜器式样及玉器造型,其釉面多有细碎开片纹,开片往往呈鱼鳞状,被形象地称为“蟹爪纹”。此外,汝窑瓷器胎色呈香灰色,器物表面一般都有细密的开片,且器物种类丰富,包括盘、碟、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等。
宋代汝窑淡天青釉弦纹三足樽式炉(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文化,世代传承
       汝窑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这一窑址认定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从1930年日本学者赴实地进行调查开始,直至1986年人们才最终认定传世汝窑瓷器的烧造地点。1987年至201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后更名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清凉寺村的汝窑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瓷器、窑具等标本,为全面认识汝窑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在我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独特的釉色、造型和开片工艺而备受后世赞誉。汝窑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工艺水平上,更在于其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寄托,其瓷器传世稀少且价值连城,成为我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和瑰宝。
天青色等烟雨,汝窑等你我共赏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不仅是对汝窑之美的诗意描绘,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当今时代,信息飞速发展,科技变革日新月异,每一天都似乎在见证着人类智慧的全新飞跃。然而,在如此快速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往往忽略了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瑰宝。此刻,让我们放慢脚步,走进汝窑的世界,感受那份静谧与雅致,让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洗礼与升华。在这个充满节日氛围的新年之际,海南省博物馆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譬若天工——我国古代文物中的科技奥秘”新年特展,这场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宋代汝窑瓷器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等待那一场烟雨的到来,共同欣赏宋代汝窑的天青色之美。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