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公益活动 >> 文章内容

平台参与承办的第十六届蟹文化节圆满落幕

[日期:2022-11-17]   来源:中华文化报_中华文化报官网  作者:中华文化报_中华文化报官网   阅读:34188[字体: ]

      中华文化报上海讯(王保利  刘莉莉):2022年11月12日,由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王宝和大酒店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平台运营单位上海水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参与承办的上海海洋大学第十六届蟹文化节暨2022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圆满落幕。虽受疫情影响,仍有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近90家单位选送的2000余只河蟹角逐全国河蟹产业界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截止10日下午6时,报名优质蟹评比共95家单位,蟹王蟹后评比共10家单位,上海报名32家单位,创历史新高。

      大赛期间还举办了丰富多样的蟹文化展,水产科技成果发布、蟹文化展示、江苏省泰兴市“江沙蟹”推荐会塈校地合作签约等活动,传播我国蟹的产业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文化等,助推该产业的科技文化升级,促进其融合发展。

      高温季节,“烤”出大闸蟹好品质

      今年虽然出现了150年一遇的长达50天的高温天气,对水草和水质造成了较大危害。同时高温造成相当数量河蟹无法完成第四次蜕壳而导致其生命周期中少蜕一次壳,因而今年特大规格(如母蟹5两、公蟹7两以上)的比例较少。但后期温度合适且昼夜温差较大,并通过强化技术管理,河蟹育肥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河蟹的品质明显好于去年,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难得的“味觉大宴”。

      特殊时代,全国河蟹产业“艰”毅中前行

      3年来的新冠疫情对全球各行业带来了较为显著的影响。今年又遭遇高温和饲料原料涨价的冲击,河蟹产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表现在死亡率上升、特大规格个体偏低、总体产量会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疫情等多方面原因,今年大闸蟹的整体行情较为低迷,全国河蟹产业在“艰”毅中前行。当前,全国大闸蟹已集中上市,量足质优价格合适,正是品蟹好季节,广大食客可速速行动,大快朵颐。

      校市合作 大赛搭建地方河蟹推介平台

      除了各项评比,为进一步践行全国河蟹大赛“为养殖户找市场,为消费者找好蟹”的宗旨,在河蟹大赛举办现场开展水产科技成果发布、蟹文化展示、江苏省泰兴市“江沙蟹”推荐会暨校地合作签约等活动。通过大赛的推介,向全国消费者整体展示不同区域的河蟹产业成果,共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服务。同时,在大赛现场,上海海洋大学与泰兴市人民政府签订校市合作协议,发挥上海海洋大学的科研、人才、技术等优势,为泰兴市的河蟹全产业链提供全方位支撑。

      上海水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技转公司)充分发挥“事业化管理+企业化运作+产业化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统筹推进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多项成果转化。近年来,由上海海洋大学王成辉教授团队选育的“江海21”成为河蟹养殖业的宠儿,深受市场欢迎,技转公司作为多年全国河蟹大赛的承办单位,全程策划了中华绒螯蟹“江海21”优良品种科技成果转化,创下国内水产品种转让的最高价。2022年2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授牌技转公司负责临港新片区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型平台(简称海洋生物医药临港科创平台)运营管理。平台主要开展海洋生物医药相关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工作,深入实施“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孵化转化”行动,打通技术到产业之间的通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力求实现“引进一批人才,孵化一批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推动一门学科”,成为临港新片区海洋生物医药科技企业的集聚地,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