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文章内容

保护内心的善良——志愿者与公益行动

[日期:2022-11-28]   来源:华科青年  作者:华科青年   阅读:33957[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夏中君  许慧):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苏格拉底说:“善是人内在的灵魂。”几千年前的古人高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应当明白这个道理,去做一个善良的人。

      废旧的衣服、只有军训时需要的军训服、一些已经不需要的物品……这些在外面眼中等同于“垃圾”的存在,如果捐赠出去,那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们的生活。

      与大山里的孩子们进行书信交流,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助力小朋友们的成长。或许这只是我们人生中不经意之举,但它却能为大山里的孩子提供努力的动力,激励他们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西汉刘安在《淮南子·说林训》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的公益活动也很好的践行了这一点 ,比如为贫困地区修建学校,去偏远乡村支教……这些公益活动在帮助这代人脱贫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加快中华民族奔向小康和实现伟大复兴的脚步。

      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反例,如上海女子被网暴而选择轻生、好心扶起摔倒老人却被指认成凶手等等,似乎在迫使我们不要当一个“好人”了。

      可是,真的应该如此吗?

      我知道,你会因见义勇为者被讹的顾虑而选择漠视,可是也仍然会对着那些苦难的人儿久久凝望,心里一遍遍念着“不该是这样”......

      与其在内心挣扎是否要伸出援手,是否要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不如大方承认:我们不忍心看到同胞兄弟受难,我们还是和从前一样良善。

      那么,现在请你站出来——或许你同我一样并不是“志愿者”的一员,但公益行为是不认头衔的,我们也可以自发的发光发热。

      社团组织活动时,你也可以积极参与,相信以后的衣物捐赠与遥寄书信都会有你的身影。

      志愿者不必是为了学分,公益行为也不能成为强制。成为一个柔软的人,保护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善良的小朋友。

      祝我们永远可爱。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