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区人社局迅速调整工作方案,加力提速、精准施策,结合各村(居)实际情况,联合街道精准设立岗位,科学民主评议,快速审批安置,及时建成乡村基层疫情防控队伍。11月20日,望留街道第二批公益性岗位人员陆续上岗,各村各处都能看到公益性岗位人员辛勤劳动的身影。其中,负责卫生防疫工作的杨玉荣虽是一名残疾人,但他干活从没叫过苦,喊过累,他主动向村委请缨,要求协助村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日常核酸检测工作、帮助村民扫核酸检测二维码、封核酸检测管……村内各环节疫情防控一线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乡村公益性岗位的设立,让他找到了归属感与使命感,以个人的努力,助力了一村一域疫情防控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
潍城区人社局始终把开发公益性岗位作为稳就业、保就业、促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深入研究、周密谋划、强力推进,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推动共同富裕。“没想到我还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稳定工作,每月都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领到工资,这都是政府为我们就业困难人员办实事啊!”于河街道居民孙全荣,自11月份任职公益性岗位以来,尽职尽责,认真负责协助办理社会保障、卫生清洁等相关工作,她从不拖延,从未请假,并主动请缨负责相对难保洁的区域,展现出了优秀公益性岗位人员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良好风貌,她用自己的热心、爱心感染着身边人。在一份平实的工作中,收获了居民的赞扬,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实现了自身价值。同样在公益岗位劳动中寻找到人生价值,收获人生幸福的还有军埠口辖区艄翁庙村村容保洁员裴传秀。2019年裴传秀因家中诸多变故,目前与14岁孙子相依为命,生活来源靠已出嫁女儿接济,经济困顿。乡村公益性岗位放宽年龄后,村委及时把政策及招聘公告内容向她推介,经过民主评议、审核公示、区级备案、协议签订、岗前培训后,裴传秀于11月20日正式上岗,一份难得的工作机会令她倍感珍惜,不紧缓解了家庭经济困窘的现状,也看到了生活的新曙光。
乡村公益性岗位的设立为村民提供了劳有所得,劳动致富的新契机,带动更广泛人民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也进一步落实了以个体促集体的发展新思路,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区人社局因地制宜,因人设岗,聚焦疫情防控、生态环保、防火防汛防溺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岗位开发空间,结合实际需求,开发了保洁员、护林员、护路员等多个岗位。不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惠及一方百姓,使集体“血液”更活了,村民口袋更“饱”了,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如望留街道第二批公益性岗位人员中的环卫保洁员党秀英、李良屯、傅春兰,他们以家为单位,互相支持,不甘人后,借工作美化家园,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清理村内垃圾,清扫村内大小道路,以实际行动让家园面貌焕然一新。
用活乡村公益性岗位,释放内在动能,必然能帮助做好防疫情、促就业与乡村振兴三篇“大文章”,真正践行公益“小岗位”彰显社会“大担当”的使命与责任,发挥公益性岗位“稳就业、托底线、救急难”作用。下步,潍城区人社局将立足岗位实际需求,结合辖区特色,积极开发,广泛宣传,大力动员,鼓励更多公益岗位人员发挥职能优势,为潍城乡村振兴实现大跨步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