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雕刻艺术 >> 文章内容

这位章丘匠人,方寸间雕刻出大千世界

[日期:2023-06-20]   来源:章丘融媒  作者:章丘融媒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董来成    闫小伟):  章丘文祖街道藏着一个“葫芦世界”,展柜和博古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葫芦雕刻艺术品,这些作品大都出自章丘葫芦雕刻第五代非遗传承人马友谊之手。葫芦已经完全融入了他的生活,而他也在葫芦上雕刻出了美好生活。葫芦谐音“福禄”,象征着吉祥平安,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收藏。马友谊从事葫芦雕刻已经二十多年,他将平凡的葫芦雕琢出新的人生,绽放出新的生命,让这项传统手工艺不断散发新魅力,在方寸之间雕刻出大千世界。
       章丘葫芦雕刻历史悠久。据《章丘县志》记载,最晚至清道光年间,章丘已经普遍种植葫芦,葫芦成为当地主要物产。“我的祖辈最开始的时候是做一些蝈蝈葫芦,农闲的时候拿到北京和天津去售卖,到我这是第五代。我在传承技艺的同时进行了研发创新,做了葫芦香薰、茶漏、葫芦灯等一系列产品,让它更具有实用性。”马友谊说。
       这门技艺集烙画、雕刻、轧花、模具、彩绘、镂空等多个制作工艺为一体,在传统基础上,马友谊改造发明了针刀并用、彩刻、雕烙刻三结合等技法。马友谊告诉记者,葫芦雕刻的材质以章丘本地葫芦为主。“根据我们要创作的作品,来提前选择葫芦的器形,比如亚腰、扁圆、长柄葫芦等品类,不同的葫芦形态最终的呈现效果也不一样。”
       说到章丘葫芦雕刻的特点,不得不提它的上色颜料——秘制松枝墨料。马友谊介绍:“颜料选用的是松枝墨,这是我们独家秘制的,由松枝和矿物质颜料等材料混合在一起搭配组成。这个颜料渗透性强、好上色,而且蹭到葫芦皮上的颜料一擦就掉,只保留雕刻的部分,气味上还带有淡淡的松枝香气。”
       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马友谊将葫芦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巧妙融合,创作出了不同寓意和内涵的作品。用刀、针在葫芦表面浅刻或镂空,以线条、空隙勾勒出山水、花卉及故事人物、文化意象等内容,彰显出章丘地域文化特色与艺术风格,渗透着当地传统审美意识与文艺流变趋向。
       历经五代人的传承发展,章丘葫芦雕刻技艺技法不断优化,成品效率、质量均得到大幅度提升。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马友谊在2015年开始着实建设葫芦文化产业园,现在已经建有济南葫芦艺术博物馆、章丘传统葫芦雕刻技艺传习所、葫芦雕刻产品展厅、制作厅、产品研发室、研学厅、技艺扶贫车间、葫芦文化长廊等20余个功能区。2021年,章丘葫芦雕刻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打造葫芦文化产业链,马友谊还将这项传统技艺与研学相结合,为学生们讲述章丘葫芦雕刻背后的故事,同时还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感受这项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马友谊还以技艺为依托,开展精准对焦扶贫助残工作,带动几十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创收。

       随着葫芦雕刻成品的线上线下展销,马友谊表示,未来将继续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通过宣讲,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华葫芦文化,去了解我们的章丘葫芦雕刻技艺,让更多的人喜欢、容纳、参与进来,也希望我们的产品能走出国门。”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