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王保利 宋 杰):进入冬月,济宁市兖州区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便进入迎新年庆新春模式。与往年不同,无论是“黄河大集”的摊位、还是“村村有好戏”的节目演出,群众是活动主角,胡同小巷里有市民展示的舞台,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彩,在浓浓“年”味里,市民享受着文化大餐的愉悦,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和释放。

让高端文化走出高大的“殿堂”、走进群众,把高雅艺术送到群众身边,这是兖州区第十四届“兖州人文摄影”展的初衷,200余幅作品为狄家街这条昔日的小胡同带来高光时刻,真正成为兖州市民“老街记忆”中的“乡愁”。“寻迹溯源开展摄影创作,记录老街群众传承弘扬端信精神的瞬间。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展览,并将整个街区作为展区,让所有回味古街、走在狄家街群众,从摄影家的艺术作品中看到不一样的狄家街。”兖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允锐表示。

兖州区还把“有形”“有言”“有故事”的非遗传承活动开办到了“黄河大集”上。在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非遗传承厅、在牛楼小镇景点、在公园百姓大舞台上,袅袅乐声中,群众欣赏非遗作品,体验传统技艺,感受别样的文化氛围。花轿、花棍舞、汉服、运河之都酿酒工艺等非遗项目吸引了年轻人和小朋友们的目光。他们聆听着志愿者的讲解,沉浸式领略非遗风采,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活之美。元旦三天假期,赶“黄河大集”传承非遗项目的群众达20000余人次。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这是“齐鲁文化名家”李丹在给群众作“文化名家”讲座。文化名家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正成为兖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突出特色。去年以来组织摄影、青年绘画、惠民演出、舞蹈培训等活动600余场次,受益群众2.4万人。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