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艺术品鉴 >> 文章内容

德耀青岛·礼赞模范 | 青岛市“文明市民”刘梅玲:手工匠心 塑泥铸魂

[日期:2024-05-27]   来源:文明青岛  作者:文明青岛   阅读:231[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奚梦瑶    吴晓燕):刘梅玲,女,汉族,1977年4月生,山东青岛人,城阳刘氏泥塑第四代传承人。她耳濡目染,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她敢于创新,将市场需求和时代精神融入作品创作,她勇于突破,持续扩大非遗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曾获评“青岛市巾帼乡村工匠” “青岛市手工艺大师”,作品在省、市多次获奖。日前,在2024年第1季度青岛市“文明市民”评选中,刘梅玲被评为青岛市敬业奉献类“文明市民”。
从小耳濡目染
十五岁崭露泥塑天赋
       刘梅玲对泥塑的热爱源自于父亲的匠心。她的父亲刘世普生前是城阳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被称为青岛的“泥人刘”。刘世普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倾情泥塑60年,创作了上万件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还曾应邀到韩国展示泥塑制作,宣传中华传统的泥塑技艺。刘梅玲自幼耳濡目染,从记事开始,她的父亲就一直在做泥塑,她就每天跟在父亲旁边看,偶尔给父亲递递工具,所以刘梅玲常说自己的泥塑技艺是从父亲那“看”来的。回忆起儿时看父亲制作泥塑的场景刘梅玲总是很感慨:“父亲平时话不多,但是一提到泥塑就滔滔不绝。做起泥塑来也总是十分专注,我那时候就觉得很神奇,一块普普通通的泥巴,经过他的手揉捏、勾画之后,就像有了生命。”
       有一年寒假,像往常一样看父亲做泥塑的刘梅玲突然对父亲说,她感觉自己也能做个物件儿了。父亲有点不相信,要知道做个差不多的泥塑作品也要学习两三年的时间,刘梅玲虽然从小就看父亲制作,但是并没有专门学习过,父亲觉得她纯靠看是做不出来的。尽管如此,刘梅玲却坚信自己能行,非让父亲给她块泥巴试试。结果用了两天时间,刘梅玲的第一件作品就成了型——一尊泥塑的弥勒佛像。这让父亲非常吃惊,“虽然这件作品很多地方还不成熟,但是还是得到了我父亲的认可和表扬。”刘梅玲说。这是刘梅玲的第一件泥塑作品,她记得很清楚,那年她十五岁,距现在已经快30年了。刘氏泥塑已于2016年被认定我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辞职继承泥塑技艺
从摸索到创新
       制作泥塑工艺复杂,用料考究,刘氏泥塑所用的土为黑涧泥,需要到专门的山上去采集,采回来的泥土还得经过晾干、粉碎、淘洗等步骤后才能用来制作泥塑,后续再加上制作、风干、上色等步骤,一个比较小的泥塑也得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那时候父亲觉得女孩子做泥塑太辛苦,平日也就是让我帮着打打下手,并没有打算让我从事和泥塑相关的工作。”刘梅玲介绍说。大学毕业后她从事了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财务工作,只能利用空闲时间跟父亲一起做泥塑。父亲走后,看着被父亲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一件件泥塑作品,刘梅玲陷入了沉思,刘氏泥塑就走到这里终止了吗?在经过认真考虑后,刘梅玲决定辞去从事多年的财务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泥塑事业中,“选择辞职回来也是出于对父亲的怀念,希望能把他热爱的泥塑艺术传承下去。”刘梅玲说。
       刚开始制作时,因为经验不足,各个节点衔接起来并不熟练,刘梅玲就一点点梳理,从每一个步骤到一整个流程,不停地尝试、复盘、纠正,一个程序反复练习上百遍,学着记忆中父亲的样子,她不厌其烦地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手上被美工刀划的伤口细细密密,技艺也逐渐提高。当第一次独立制作完成一件大型泥塑作品时,刘梅玲的内心充满了欢喜和自豪,也对传承刘氏泥塑更加充满信心。
       在熟练掌握泥塑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刘梅玲也对泥塑制作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开始对泥塑作品进行创新。“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更要让泥塑与时俱进,赋予其新鲜的生命力。”刘梅玲说道。她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调整了泥塑的大小和形式,设计泥塑伴手礼系列,更加便于收藏和展示,虎年、兔年吉祥物文创被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等多平台报道;她还创作出更多体现时代缩影的泥塑作品,如将党史、红军精神与泥塑结合创作的“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忆苦思甜”等“红色记忆”主题的泥塑作品,在青岛市多所学校进行了展览,让更多师生了解泥塑,也让更多人对这段“红色”历史有更具象的感受。刘梅玲还主导建立了刘氏泥塑官网,记录刘氏泥塑创作全过程,传播泥塑的制作理念和产品,通过网络媒体将泥塑作品远销海外,持续扩大泥塑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热衷社会公益
带头致富展巾帼风采
       刘梅玲常说“非遗传承是需要全社会人共同努力的”,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泥塑、热爱泥塑,让泥塑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刘梅玲积极参与省市区举办的非遗类、手造类公益活动,开发了一系列非遗教学课程,在社区和各级学校进行公益授课。2023年10月,刘氏泥塑团队前往西藏日喀则的小学开设非遗泥塑公益课,带领藏区师生领略泥塑的魅力。在街道和社区的支持下,刘梅玲也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传承新路径,通过成立非遗传承人互助协会、建设非遗传习基地等形式,不断推进非遗传承人之间的资源共享、合作创新,持续扩大泥塑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周边居民只要有对泥塑技艺感兴趣的,刘梅玲都热情欢迎人家到刘氏泥塑工作室进行学习,遇有大订单刘梅玲就联合大家一起做,带领社区居民增收。目前,刘氏泥塑所在的河套街道尚家沟社区掌握泥塑技艺、能够独立完成泥塑制作的直接或间接手艺传承人已有20余位,培训泥塑传承人、泥塑爱好者400多人,营造了“处处见非遗”“人人讲非遗”的浓厚氛围,推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焕发新活力,助力和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手工匠心,塑泥铸魂。对刘梅玲来说,泥塑就像她的父亲一样,父亲对泥塑钟爱一生,她也同样会爱着父亲的热爱,坚守着父亲的坚守,用心把泥塑这门技艺代代传承下去。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