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齐伟琳 崔慧慧):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引进优质资源、优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能力等务实举措,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健康服务。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地、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办成,正是“暖心工程”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生动实践。
省级专家常驻 群众就医省心
为让市民就近享受省级顶尖医疗服务,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烟台桃村中心医院与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多家省级医院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定期邀请专家来栖开展坐诊、手术指导、教学查房等活动。今年以来,累计邀请省级专家416人次,服务群众诊疗5600余人次,指导完成手术590余台,带教本地医务人员1340余人次,有效提升本地医疗水平,减轻群众外出就医负担。 
家庭医生签约 健康守护贴心
全市组建16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融入二级医院医生力量,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通过个性化签约服务包设计,签约吸引力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医生签约29.5万人,全人群覆盖率达69.39%。重点人群签约成效显著:高血压患者签约3.8万人,糖尿病患者签约1.5万人,老年人签约8.1万人,持证残疾人签约1.7万人,0-6岁儿童签约4173人,孕产妇签约126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2706人,脱贫人口、计生特殊家庭实现应签尽签。
医共体建设提速 资源整合高效
我市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7月底组织近30名骨干赴成武县驻点学习,促进医疗资源深度融合。同时,大力改善基层医疗条件,为基层医疗机构更新配置13台DR设备(3家已安装完毕,7家完成场地改造),并为7家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远程心电设备,基层诊疗能力显著提升。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