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源头 多维筑防线 ——莱芜区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让健康保障更有力
[日期:2025-09-02] 来源:济南都市广播 作者:济南都市广播 阅读:0次[字体:大 中 小]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刘明涛 郑 栋):夏秋季雨水偏多、气温适宜,既是蚊虫孳生旺季,也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的高发期。为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莱芜区聚焦“防风险、治源头、促健康”核心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夏秋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环境整治、科学防制、宣传引导、机制联动四大举措,从源头切断疾病传播链,守护群众身体健康。
靶向整治,消除病媒孳生空间。针对夏秋季垃圾易腐、积水易存的特点,以“清垃圾、治死角、控水源”为核心,分区域开展环境整治攻坚。在城市社区,常态化推行“周末大扫除”志愿行动,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清理楼道堆积物、绿化带枯枝腐叶等重点区域;通过社区广播、业主群倡议,引导居民主动“翻盆倒缸”,减弱家庭蚊虫孳生条件。在农村地区,重点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废弃水塘等 “卫生死角”,组织专人在闲置水塘等幼虫易生水源地投放400余公斤灭蚊幼虫药剂,抑制蚊虫繁殖。全域推广“垃圾分类+定时清运”模式,及时清运生活垃圾,从源头降低病媒生物孳生风险。

科学防制,提升精准防控效能。病媒防制需科学数据支撑。联合疾控部门建立“监测—研判—处置”闭环机制,开展媒介伊蚊生态学专项监测,在重点点位设监测诱蚊灯100余灯次,登革热媒介伊蚊成蚊采用双层叠帐法监测,共设60帐次。科学分析蚊虫数据,精准划定消杀区域与时间。采取“物理+化学”防控措施,引导餐饮商户安装防蚊蝇纱门、纱窗并定期清洗油烟管道。对大型公园等开阔区域,组织专业消杀队伍开展6次集中消杀,并使用低毒环保药剂。社区免费发放杀虫气雾剂等物资,“手把手”教学,提醒居民避开用药时段,避免安全隐患。
多维宣传,推动全民主动参与。“以前不知道积水里的蚊子也会传染病源,现在每周家里人都主动清理积水。”家住凤城街道明馨园小区的一位老人的话,体现了我区宣传引导的成效。为让“防蚊灭蚊、健康防护”理念深入人心,结合爱国卫生月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等方式普及蚊媒传染病防治知识,发放资料2万余份。创新宣传形式,在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利用新媒体推送科普内容;部分街镇举办“健康讲座进社区”活动,多种方式推动群众从“被动配合”转向“主动参与”,形成良好氛围。
联动闭环,确保工作落地见效。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协同、群众参与”联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联合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对农贸市场、餐饮门店等重点场所卫生情况定期督导;街道、社区落实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员日常巡查职责,及时消除环境卫生隐患,鼓励居民监督反映身边的卫生问题,形成“群众发现—网格员核实 —部门整改—群众评议”的闭环管理,确保爱国卫生运动落地见效。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