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王奎亮 刘明涛):“心桥舒屋”公益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是第四届“点燃爱心・牵手成长”困境儿童成长支持计划示范引领项目,该项目由济宁市心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开展。此项目聚焦于泗水县九巨龙慈善学校157名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监护缺失的留守儿童,采用“社工+教师”双轨协作模式,系统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课程以心理游戏、情景心理剧、小组分享等互动形式,为学生打造安全、温暖的心理成长空间;开展教师心理支持培训与家长沟通沙龙,逐步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心理护航网络,全方位赋能困境儿童人格发展,守护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11月3日,“心桥舒屋”公益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在泗水县九巨龙慈善学校正式扬帆起航。项目团队精心准备了覆盖小学六个年级、共计二十四节的心理健康课程,希望以此为孩子们搭建一座通往内心的桥梁,陪伴他们更加健康、自信地成长。
此次研讨也标志着“社工+教师”双轨协作模式的扎实启动。未来,双方将携手系统化地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并通过教师心理支持培训和家长沟通沙龙,共同构建起“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心理护航网络,切实把心理健康服务送到学生身边,助力儿童人格发展,健康快乐成长。2

一至三年级本节课主题:《我会爱自己》—— 给童年最温暖的“自我保护技能”。一二三年级的孩子,正处在认识自我、安全感继续深化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课程中,社工老师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喜欢的游戏和情景故事,教他们识别自身的身体优势和品格优势,同时发现他人的优势。让低年级的孩子们认识到,爱自己是一件简单又重要的事,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快乐地与他人相处。
四至六年级本节课主题:《我喜欢我自己》—— 为青春期前奏注入“自信能量”。四至六年级的孩子,开始进入自我认知的敏感期,容易因他人的评价而怀疑自己。在课程中,社工老师通过分组讨论、自我探索、分享表达等形式,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引导大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份对自己的接纳与喜爱,帮助同学们提升自我认知、自我欣赏,可以陪伴他们平稳度过成长的关键期。
从“我会爱自己”的自我接纳,到“我喜欢我自己”的自信成长,我们愿做孩子们心灵的守护者,用课程搭建成长的桥梁。每一份心理滋养,都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底气。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