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董来成 闫小伟):
“在葫芦上雕刻,对操作者的运刀技巧和力气等要求不高,便于初学者上手练习......”近日,海门区残联举办葫芦雕刻非遗培训,海门非遗文化——“竹木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吴坤杰说。
当天的培训在三厂街道的吴坤杰工作室进行,内容包括葫芦的传统文化及工艺形式、葫芦的种植与栽培、葫芦的雕刻工具介绍,吴老师亲自示范教大家如何雕刻葫芦以及怎样把葫芦艺术品推向市场。10余名学员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交流了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肢障残疾人黄玉祥以前做过红木小件雕刻,这次学习让他更加巩固加深了雕刻的技艺,因为葫芦寓意吉祥且价廉物美,市场前景好,他准备以后刻点葫芦作品推向市场。喜欢收藏的沈飚在这次培训中丰富了收藏知识,表示今后会关注并收藏葫芦作品,并向社会推广......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学习机会很好,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技能,又增进了友谊,今后大家要经常聚在一起跟吴老师学习交流,把这项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