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内容

【潍坊市乡村文化振兴】安丘市郚山镇:文化走基层进万家 赋能乡村振兴

[日期:2024-01-02]   来源:安丘发布  作者:安丘发布   阅读:924[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李小亮     姜晓琳):2023年,安丘市郚山镇紧紧围绕市文旅局工作重点,深入贯彻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常态化,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建强文化队伍,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营造了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和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构建和谐郚山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建强文化阵地 完善基础设施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抓好镇村级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配齐和健全镇综合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棋牌室、健身室、书画创作室、文化展示馆等功能室。对全镇54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9处农村文化广场、54处农家书屋进行维护升级,增设健身设施、补充书籍配备、完善文体设备,全天8小时以上免费对外开放。精心打造“潍美·心安郚乡”滨河社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诗与远方”在家门口触手可及。依托镇级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积极开展“书香润乡村,阅读促振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广泛发动群众走进阅读,享受书香。
培育文艺骨干 强化队伍建设
       注重塑造专业化人才,积极与市文化主管部门进行对接,常态化组织“点对点”“嵌入式”文艺技能辅导,目前各村现有广场舞、锣鼓队、戏曲等文艺队伍29支,歌手、舞蹈、戏曲、书法等专业人员220名,文艺爱好者队伍日渐壮大,其中墨黑健身队辛高玲队长被评为2023年“潍坊市基层文化带头人”。镇级文化队伍在文化惠民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今年来邀请安丘市京剧团、安丘市群星艺术团为各村送戏下乡21场,“小戏小剧”专场演出13场,镇级文艺骨干队伍各村巡回演出33场,超额完成“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任务,把“文化大餐”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开展文体活动  丰富精神生活
       精准聚焦群众文化需求,坚持“亲民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依托重大节日、重要节点,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认真大型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三八”妇女节组织“情浓三八·湖光山色春天里”健身环湖跑活动;“五一”期间举办“免费游郚山”活动;7月举办“潍坊好品”生活节郚山专场;国庆期间举办“山外山郚山”主题系列活动,涵盖《吾心安处是郚乡》大型文艺汇演、安丘市首届登山节、安丘市首届“天路”马拉松、“文汇郚乡”文化大集等活动6场,丰富群众文体生活需求,有效提升郚山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唱响安丘“文明之夏”文艺汇演郚山专场演出圆满成功,被评为安丘市“优秀组织单位”。积极对接安丘电影公司,在全镇各村开展公益电影放映12场,把“公益电影+文化惠民”服务送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家门口、心坎上。
加强文物保护 守护文明遗产
       高度重视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成立镇文物保护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制定文化保护计划。镇政府与文物所在村签订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22份,全面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今年以来,通过设置11名齐长城巡护公益岗与1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巡护员,召开培训会3次,利用“安全巡查APP”每天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安全巡查,安装不可移动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牌22个、警示牌40个。同时根据属地管理要求,安排各村党员干部对本村内县保文物每周进行巡护一次,镇文化站每月实地巡查1次,全力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下步,郚山镇将继续开拓文化工作思维,创新文化工作新途径,积极提升公共服务阵地建设,常态化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吸收新鲜力量加入公共文化建设队伍,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营造更加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精神动力。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