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公益专访 >> 文章内容

好人好事丨致富不忘报家乡 捐资修路惠乡亲

[日期:2024-01-17]   来源:昌乐营丘齐国首城  作者:昌乐营丘齐国首城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记者:陈小龙):高玉升,昌乐县营丘镇高家庙村人,上海市新儒家学堂创始人。他所创办的新儒家学堂遍布北京、宁波、郑州、上海、潍坊。虽然他身在外地打拼事业,但一直关心家乡建设,今年来,他为家乡捐款300余万元,用于高家庙村修建基础设施,极大地方便了乡亲们出行,赢得了村民的广泛称赞。
       致富不忘众乡亲。2022年他返乡探亲时,在与村干部沟通过程中,了解到通村入户道路没有路灯,村民们日常出行很不方便,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过后,他积极与社区和村委干部沟通对接,捐赠55万余元,为乡亲们修出一条长510米、宽6米的道路,为村内安装路灯40盏,这一盏盏路灯通透明亮、节能环保,不仅仅照亮了乡亲们出行的路,更温暖了乡亲们的心。

       高玉升虽然外出工作多年,但他始终心系家乡发展,尽心尽力为家乡办实事,每当村里有需要,他总会第一时间响应支持。今年,在家乡户户通工作中,高玉升主动联系村委捐赠140余万元,帮助村内修建户户通及村东到沿河路,并配套基础设施,积极对接联系为村内铺设沥青路面9000余平方、栽植樱花700棵、安装路灯116盏,使高家庙村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宜居环境,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乡村振兴中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元素。虽然在外打拼了这些年,但我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如今看到家乡变的这么好,我感到特别骄傲,为家乡父老乡亲们安装路灯、栽植樱花、修建道路实现了我的愿望,希望路灯能照亮父老乡亲们的幸福之路,今后我将继续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高玉升说道。

       今年来,营丘镇积极搭建联系桥梁,引导、鼓励更多爱心乡贤奉献爱心,积极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有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生活更如意,助推乡村振兴,共树乡风文明新风尚。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