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文章内容

【指尖上的传承】冶源街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皮纸

[日期:2024-09-02]   来源:美丽冶源  作者:美丽冶源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冯志伟    李建东):临朐桑皮纸又称“山东老纸”,素有“寿纸千年”的美称。它以鲁桑或湖桑32号的嫩皮及老龙湾地表泉水为原料制成,临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质地表矿泉水是临朐桑皮纸制作不可或缺的条件,自古就有 “好水好皮,捞纸不愁” 的俗话。该纸呈天然乳白色,质地柔韧,纤维细长,交错均匀,筋健肌丰,拉力大,耐磨损,耐折叠,防腐防蛀,吸水性能好,着墨不退色,早在唐宋时期,就已蜚声海内外。古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 。
       宋至民国时期,买卖契约,分家文书等民间文书档案绝大多数是以桑皮纸为载体的。当时的桑皮纸又以临朐的桑皮纸最为出名。清中后期达鼎盛时期,全县加工业户近两千家,皆仰食于斯,收入占全县岁赋四成,足见当时产业规模之隆。
       桑皮纸不但适合写字、画画,也适合做家谱、古旧善本、古旧书籍、书画修复、写经用纸,全国各大图书馆等部门也专门采购此纸,用以修复古代文献、书籍等。用桑皮纸创作的作品古朴大方,别致的纹理常常出现其它纸品不可比拟的优势。
       临朐桑皮纸纯手工竹帘抄造,有72道工艺,道道精湛,具有韧而能润、绵中有刚、纸质稠密、纹理纯净、百折不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写字能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我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历来为国内外书画家所钟爱收藏,堪称“活化石”的桑皮纸技艺,重新焕发生机。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