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服务触角 培育文明乡风 莒南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助推移风易俗
[日期:2024-10-10] 来源:临沂文明 作者:临沂文明 阅读:0次[字体:大 中 小]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齐全胜 马玉良):近年来,莒南县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延伸移风易俗活动服务“末梢”,按照“阵地共用、队伍共管、资源共享、活动共联”的服务原则,让阵地投入到移风易俗的创新实践,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打造成为辖区居民的文明驿站、幸福驿站,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吸引更多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
多级联动,凝聚文明向心力。莒南县创新运用“横向融合贯通、纵向延伸到底”的县镇村三级服务机制,不断推动文明实践进家入户,持续焕发移风易俗新气象。在县级层面,制定印发《深化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莒南县恶俗婚闹全链条防控处置机制》《莒南县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每年定期授牌、动态调整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给予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资金扶持,夯实移风易俗基层制度保障,实现家庭站大门常开、活动常新、服务常在。在镇街层面,建强服务阵地前沿,把移风易俗搬到群众乐意去的活动场所,持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孝善食堂、文化广场等阵地,通过细化功能定位、强化队伍建设、优化活动开展等,连起百姓“幸福圈”。在村级层面,积极探索移风易俗自治新模式,统筹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组织,广泛发动志愿者、网格员、公益岗等群体,走到群众身边,缩短服务路径,持续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微阵地”。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镇级实践所16个、村(社区)实践站27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144个,移风易俗文明实践阵地实现100%全覆盖。
多元宣传,奏响文明和谐曲。莒南县坚持“春风化雨”潜默式宣传引导,将移风易俗充分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助力打造基层治理新体系。多平台刊播展示。以APP、公众号等新媒体为依托,开设移风易俗专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及正反面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山东莒南:婚俗新风起 文明入万家》等30篇稿件先后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刊发。多阵地宣传引导。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家庭站为主阵地,打造随处可见的移风易俗文化墙200余处,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熏陶、受鼓舞、受教育;设立移风易俗、家风家训等宣传栏,打造主题公园10余处、先进典型展播长廊130余条,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多形式创新推广。以群众能接受、听得懂的活动形式、乡音乡话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地方事”“农家事”。截至目前,已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600余场/次、移风易俗大型文艺演出40余场。移风易俗原创微电影《彩礼不见了》引发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关注。音乐快板《文明新风我来讲》荣获全省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奖。
多端发力,共筑文明新风尚。聚焦“高额彩礼、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现象,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美德信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使用效益,倡树文明新风、净化社会风气。文明实践聚合力。把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主题活动送到“家庭站”,将移风易俗读书角、时代新风教育大讲堂等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戏曲进乡村”“移风易俗小戏小剧擂台赛”等文体活动,通过文艺表演、事迹宣传、政策解读等形式,真正把活动办进群众“心坎里”。志愿服务增温度。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在增强主题活动的黏性和吸引力上做文章,紧紧围绕厚养薄葬、红白喜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等相关内容,依托全县180余支红娘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移风易俗谈心会等红白事服务活动,倡导新人拒绝高价彩礼,引导群众积极践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文明节俭新风尚。美德信用树典型。将移风易俗行动与美德积分有机融合,将其作为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定期开展“美德家庭”“美德胡同”等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谈谈身边的美德”“向榜样学习”等活动2000余场次,营造了浓厚的崇德向善氛围,让移风易俗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