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文章内容

潍坊临朐:非遗传承“小生”接棒

[日期:2025-07-05]   来源:临朐宣传  作者:临朐宣传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于翠凤    王晓倩):
       “临朐县文化底蕴深厚,非遗项目繁多,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对我们青年人来说都非常喜欢,利用非遗与职教融合平台去学习传承……”近日,在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展非遗实践活动课上,职教学子刘曜华高兴地说。
       近年来,临朐县为深化青年一代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培育新时代职教学子的文化传承使命感,文化艺术中心、职教中心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手绘年画、剪纸、面艺、钩针、扎染、绳艺、古琴、泥塑陶艺等非遗特色课程融入常规教学体系,每周固定安排课时,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让“小生”在沉浸式学习与实践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用创新实践点亮传承。
       临朐红丝砚制作技艺是该县最负盛名的非遗项目之一。组织开展红丝砚制作技艺技能大赛,传承发展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竞技交流,鼓励青年匠人融合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元素,把握红丝石特性,掌握浮雕、透雕、线刻等传统刀法,激发匠人创新活力,形成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人才培育三位一体的生态引擎。
       面艺课堂上,一团普通的面团,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化作栩栩如生的花朵、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大家各展所能,制作出形态各异、香气四溢的花馍,在动手实践中激发无限创造力。剪纸课堂上,五颜六色的彩纸与剪刀整齐摆放在桌面,非遗传承人手把手地教导学生折叠、裁剪。随着剪刀的起起落落,精美的花鸟鱼虫图案在“小生”们手中一一呈现,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陶艺课则是一场“土与火”的奇妙邂逅。揉泥、拉坯、上釉……“小生”们尽情发挥,双手自由地敲打、揉搓、拉伸、团聚陶泥,动作随心随性。扎染课上,靛蓝染液浸透棉布,在布料上勾勒出神秘纹样,千年传承的技艺在“小生”手中重现光彩。
       绳艺课堂上,从简单的到复杂的吉祥结,“小生”们沉浸在“绳与艺”的完美结合中,耐心与专注力得到充分锻炼;钩针课上,一针一线穿梭间,杯垫、玩偶、时尚饰品相继诞生,传统手艺焕发出时尚新潮;古琴课上,悠扬的琴声萦绕耳畔,“小生”们学习古琴减字谱,在琴音中沉淀心灵,感悟文雅意境。
       以文化铸魂,以匠心育人。临朐县将非遗深度融入职业教育,不仅守护传统文化的根脉,更是开辟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实现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双向奔赴”。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