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刘金山 刘雪岭):连日来,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的菏泽牡丹出口示范区,工作人员忙着对即将“出海”的牡丹种苗进行加工作业。工作人员手持高压水枪,仔细冲洗牡丹种苗根部的泥土;旁边,多名工人围坐在一起,用剪刀精准修剪种苗枝叶;一侧,几名工人则将加工完毕的牡丹种苗小心装入包装箱。

目前,不仅牡丹苗木进入销售旺季,芍药种苗也正在分株销售。在皇镇街道王桥村芍药种植基地,一筐筐芍药种苗整齐排列,村民们忙着对芍药种苗分株、分拣、装箱,销往全国各地。王桥村是牡丹芍药种植专业村,当地村民通过流转土地种植牡丹、芍药2万余亩,从业村民人均增收5万元以上,并带动2000余人就业。2024年,皇镇街道牡丹产业总产值已突破3亿元,带动了种植、运输、加工、包装、销售、设计、研发等系列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如今,菏泽牡丹苗木对全国牡丹种植的供应支持率达85%以上,苗木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90%;芍药鲜切花年销量达1.2亿枝,占据国内市场近70%的份额,牡丹芍药产业成为带富菏泽万千农户的 “金钥匙”。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