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赵永磊 崔慧慧):为顺利秋收,我县的种植户、农机手和农业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抓紧时间赶进度,确保粮食能顺利归仓。
在张景卫的玉米地里,收割机一开进田间,收割下来的玉米籽粒就通过传送带直接装进运输车辆,随后车辆立马驶往合作社的烘干厂。整个流程一环扣一环,没有半点耽搁。“玉米烘干后,我们要么直接出售,要么先储存起来,等价格合适了再卖。按照现在的进度,这三台收割机正常作业的话,一周左右就能把一千多亩玉米收割完,收完玉米就赶紧播种小麦。” 张景卫说。
刘保庆能接到这么多订单,并非偶然。之前,不少农户找不到农机,而农机手又没活儿干,两头犯愁。这时,农业部门主动牵线搭桥,公布了收割机手的联系方式,让农户和农机手精准对接,一下子解了双方的燃眉之急。
除了搭建信息桥梁,我县农业部门还对全县的农机资源进行了全面摸排,实时掌握每一台农机的作业动态,确保所有农机都能精准投入到抢收一线,最大程度提高秋收效率。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