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辽宁讯:担任本周升旗的班级是七年八班,也是好学上进,朝气蓬勃的罗曼罗兰班。罗曼·罗兰,1866年生于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们班的班训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班级宣言是: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相信在所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七年八班的所有成员一定都会奋勇争先,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本周升旗仪式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时政播报:王宁吉,高媛。
升旗手:刘天祥,沙千智,曲宣名。
刘天祥,他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他勤奋好学,沉稳上进,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沙千智,他是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他充满阳光,充满智慧,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曲宣名,他是我们班的班长,他乐于助人,团结同学,是老师们的贴心小助手,也是同学们的暖心大哥哥。
护旗手: 邢佳欣,刘梦怡,姜楠,高欣。
时政播报
国内新闻
1.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出席闭幕会并在主席台就座。9时29分,栗战书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结束。
2.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京签署第二十六号主席令。第二十六号主席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1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国际新闻
1.欧盟“脱欧”谈判首席代表巴尼耶14日在在出席于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8届欧洲地区与城市峰会时表示,英国“脱欧”没有任何附加值,是一个“双输”的局面。他说,英国议会下院两天前第二次否决英国政府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这使事情变得更为复杂。在之前的谈判中,他和他的团队为达成一个有利于英国人民的协议付出了努力。
2.2019年3月10日上午,一架波音737-800MAX飞机,从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起飞,按计划飞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结果飞机在起飞后不久在比绍夫图附近坠毁,机上载有149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共计157人全部遇难。
学生发言
演讲者:范思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七年八班的范思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中华传统文化,展南金学子风采》。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学生前进的方向。那么作为学生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这只是一些平凡之事,但是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师演讲
7年8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 纪晓彤
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
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查·艾霍尔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古印度也有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何为习惯?《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习惯——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具有强大的力量,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影响。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从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书、吃早餐、上学上班到如何思考处理问题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
纵观历史的发展,许多伟大人物的成就都是与他们的良好习惯分不开的。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成功的运动员、政客、医生、企业家、教育家、销售员,以及其他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他们开发出更多与生俱来的潜能。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这个习惯他保持了几十年,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著名的书画家齐白石有一个每天作画的习惯,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标准,就是一天作画至少五副,以至于90多岁了仍然坚持每天作画。正是因为有这种每天作画的好习惯,他才能成为一代名家。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坚持每天清晨默读墙上的好词、佳句,为他能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仍坚持每天演算数学题,以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达尔文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大自然的机会,为他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由此可见,拥有一个好习惯就意味着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这些都是伟人受用一生的习惯,我还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习惯,那就是读书做摘抄。这个习惯从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了,伴随了我十几年,直到现在仍然保持。每读一本书,看到喜欢的,有感触的词语句子我就会随手记在本子上,每个学期,都至少写完一个厚厚的本子,平时还会经常拿出来翻阅。写摘抄的习惯带给我很大的好处。它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哪怕只是一句话,你摘抄一遍,都会有印象;还可以加深理解,在摘抄的过程中,很容易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书中的知识产生联结,这也是将书中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除此之外,在我的中学时期,我一直是班里作文和语文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读书写摘抄的习惯还在潜移默化的陶冶着我的性情,净化着我的精神,改变着我的气质。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如何培养一个好习惯,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步骤。首先第一步,要提高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我们知道哪些习惯是对的,哪些习惯是错的,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好习惯用加法,坏习惯用减法。二,对自己提出明确的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无巨细,都要对自己提出明确,具体而又严格的要求,并且认真依照去做,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为习惯了。三。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形成好的行为习惯要靠持之以恒的精神。意志力薄弱,控制力差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四。建立督导机制。良好习惯的培养除靠自身努力还要靠同学,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与指导,内因外因共同起作用,就更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建立。在这个美好的三月,我们南金实验学校发出了“书香家庭”的倡议,现在每个班都有很多孩子参与其中,每天坚持读书打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希望大家都能坚持下去。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要知道,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为了我们的美好人生,让我们一起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吧!
责编:王同兵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