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 >> 文章内容

第十二届潍坊文展会参展陶瓷艺术家推介——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日期:2023-02-05]   来源:潍坊日报  作者:潍坊日报   阅读:42735[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迅(郭建华  赵晓云):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徐子印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精品陶瓷篇

徐子印

      当代中国陶瓷山水画家,荣获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称号。1940年元旦生于江西省余干县,196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在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50余年。现任九三学社江西书画院副院长、曾任《江西画报》陶瓷美术与收藏专刊美术设计总监、曾任全国工艺美术大地奖陶瓷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学报和《中国陶瓷》美术编审,积累了丰厚的艺术营养,于1993年创造了陶瓷泼彩山水画新型的画种,面向社会,走向了世界。

      瓷画泼彩(泼墨)产生的肌理效果与国画泼彩(泼墨)的艺术效果大不相同,国画的载体是吸水性的宣纸,瓷画的载体是不吸水的瓷器。国画泼彩(泼墨)是笔墨在宣纸上渗透产生了艺术效果,瓷画泼彩(泼墨)是通过颜色的液体在瓷面上流动,产生丰富多变的肌理构成了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陶瓷美术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装饰材料自身性能的审美特征。其作品那充满自然肌理的画道之作,便赢得社会的肯定,受到欢迎。

      瓷画泼彩山水画奇特的新风格,在陶瓷艺术界影响甚广,不少人模仿学习,从事泼彩山水画创作,促进了陶瓷泼彩山水画派快速的形成。因此,本人获得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

      泼彩山水画,因泼彩肌理大面积生发的属性,塑造大山巨石方能体现肌理和色韵的审美特征,又能表现山石运动生命力的自然纹理和意象形态。为此,在山石造型上,淡化了原形,强化了神似表达了艺术之精神,畅述了作者之意气。其画面脱尽了传统山皴石法的堆砌罗列,将肌理图形营造出了有生命的、高度概括的“心象”山水画,追求宇宙大美境界的诗情画意,重在表现宇宙大生命与主观思想情感相融通,达摆脱了传统的布局模式,强调了山水雄伟壮观的气势,故不作过多的树木等景物点缀:色彩单纯雅丽,且有深淡趣味无穷的变化,追求艺术单纯美和耐读性的统一,突显了肌理和色韵多变的单纯美中丰富的内涵。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画线描的美学特色,又有西方绘画块面光感的表现形态,还有现代陶艺追求的自然肌理之风,既有绘画性,又有装饰性。利用肌理和色韵建构的艺术语言,构成非现实的山石形象和山水时空,创造了玄妙神奇的山水画新风格,开拓了陶瓷美术新颖的审美领域。在彰显自己的个性下融入了民族性和时代性。

      作品山水瀑布花瓶在卢浮宫展出,被法国艺术联合会收藏,并有“春”、“大漠夕阳红”、“苍山静倚天”、“几度夕阳红”“瀑声惊飞鸟”等作品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国家和省市获金银奖及馆藏、在国家和省市电视台作为创新范例播放。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