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曹 莹 马芝平):“农业就是很多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对农民充满感情,对土地充满热爱。为了农业我愿意付出全部心血。”短短几句话,无不流露出孙居平对于农村农业的热爱。
孙居平是一名光荣在党25年的老党员,也是扎根基层34年的老干部。自2021年来到洛城街道农安办工作后,他兢兢业业,潜心钻研,将心中装满的为民意识外化于脚上沾满的泥土,为洛城街道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是种植技术的“推介员”
“作为农安办工作人员,我们就要把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挖掘总结推广,让更多菜农受益。”孙居平如是说。好经验好做法不是凭空而来。在日常工作中,孙居平始终秉持着“拜农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的精神,除了干好寻常自检抽检工作,他还勤于观察,善于发现、挖掘、提炼身边“高手”的种植经验。
“后寨村有个叫赵玉前的,他使用的豆浆发酵技术就非常好。‘喝了豆浆’的黄瓜不仅产量高、口感好,还能改良土壤的微生物环境。”寻到了这样的好典型,孙居平便尝试在合作社中进行推广。
“有许多有想法的合作社,我就尽全力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争取让更多合作社和农民从‘走量’走上‘重质’的道路。”在孙居平的引导与帮助下,马前等村的许多合作社、农户都用上了“发酵豆浆”,普通的小黄瓜摇身一变,成为了响当当的“明星菜”。


他是蔬菜品牌的“策划员”
“你们在日常收菜过程中,一定要多跟农户强调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千万不要懈怠,一定把好你们合作社这一关。”孙居平每天早上都会跟他们小组的同事去到他们负责的10多个蔬菜合作社进行蔬菜抽检,一旦发现问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在日常的抽检工作中,我们不仅能接触到合作社负责人,还能接触到很多农户。许多菜农的思想观念比较传统,品牌意识比较淡薄,但是也有一部分菜农对新技术新品种很感兴趣。”孙居平说道,他便从这部分人着手,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