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编蓑衣”非遗传承人王金芳收徒传艺仪式
“草编蓑衣”为市级非遗项目。古邵镇王金芳老人现年97岁,从小学习草编蓑衣,并且将这种古老的编织技艺传承了下来,特举办收徒仪式。
在过去,蓑衣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少不了的物件。别看只是一件用草编织成的衣物,干活和行路却都离不开它。草编蓑衣是一种防雨防雪用具,是一种用不容易腐烂的茅草、关草、蓑衣草编织成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暑天编织,割完放3天左右,用凉水泡半天,软化再编织,冬天用开水烫至松软再编织。古邵镇蓑衣编织历史悠久,以前各村都有许多编织蓑衣的手艺人,蓑衣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编织一件结实耐用的蓑衣需要经过搓领、套绳、边领、搭草、系草、分草、去草、收边儿、锁边儿等步骤,所以编织过程中是扣结扣、扣连扣、扣扣不断要求每四个扣点之间撑开的蓑衣也形状是菱形,只有做到这一步,才便于放大和缩小蓑衣尺寸。一般来讲,衣领蓑衣也要小,下半身所以也要大,而从领口到蓑衣底边,扣也要逐渐细微的放大,最后一行的扣也最大,所以编织起来费时费力,一般需要5天左右。技术非常娴熟的师傅,三天多可以做一件织的,慢的至少需要七天。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