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民族工艺 >> 文章内容

【非遗传承·传授技艺】峄城区开展非遗项目传承人“收徒传艺”活动——草编蓑衣

[日期:2023-12-01]   来源:文旅峄城  作者:文旅峄城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卜祥爱    闫   伟):追根溯源,薪火相传。为更好地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近期,区文旅局积极鼓励扶持非遗项目有效保护传承,联合各镇街宣传发动非遗项目及传承人举办培训及拜师收徒传艺活动,推动非遗项目后继有人。
“草编蓑衣”非遗传承人王金芳收徒传艺仪式
       “草编蓑衣”为市级非遗项目。
       古邵镇王金芳老人现年97岁,从小学习草编蓑衣,并且将这种古老的编织技艺传承了下来,特举办收徒仪式。
       在过去,蓑衣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少不了的物件。别看只是一件用草编织成的衣物,干活和行路却都离不开它。草编蓑衣是一种防雨防雪用具,是一种用不容易腐烂的茅草、关草、蓑衣草编织成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暑天编织,割完放3天左右,用凉水泡半天,软化再编织,冬天用开水烫至松软再编织。古邵镇蓑衣编织历史悠久,以前各村都有许多编织蓑衣的手艺人,蓑衣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编织一件结实耐用的蓑衣需要经过搓领、套绳、边领、搭草、系草、分草、去草、收边儿、锁边儿等步骤,所以编织过程中是扣结扣、扣连扣、扣扣不断要求每四个扣点之间撑开的蓑衣也形状是菱形,只有做到这一步,才便于放大和缩小蓑衣尺寸。一般来讲,衣领蓑衣也要小,下半身所以也要大,而从领口到蓑衣底边,扣也要逐渐细微的放大,最后一行的扣也最大,所以编织起来费时费力,一般需要5天左右。技术非常娴熟的师傅,三天多可以做一件织的,慢的至少需要七天。

       传承是最好的保护,收徒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薪火相传的体现。此次拜师礼传承了非遗文化,弘扬了优秀中华文化,推动了峄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为非遗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把非遗技艺继续发扬光大。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