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卜祥爱 闫 伟):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而职业教育也成为共建美好未来的助力。
校园里,一面以“一带一路 合作共赢 精雕细琢 文化通邦”为主题的大型宣传画,图文并茂地记录着2020年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援建埃塞河岸绿色发展项目《埃塞赞歌》大型汉白玉浮雕墙的精彩历程,时刻感召着广大师生提升磨练技艺,传承中华文化,实现人生梦想。
“我们依托专业特色性和国际性,坚持创新教学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通过文化架桥、人才培养、资源交流和项目合作等形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展现曲阳雕刻文化,提升国际价值。”河北曲阳雕刻学校校长赵淑红说。
扎根于“雕刻之乡”传统手工艺文化沃土,学校于2005年完成改制,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从国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政策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发展动力,制定新蓝图,实施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全体教职工俯身探索、砥砺前行。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使赵淑红深深认识到,要想把学校建设好、发展好,就一定要有科学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理念为导向,才能实现良性跨越式发展。
怀揣“培养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创办一个企业,引领一方产业”的办学理念,自2005年起,河北曲阳雕刻学校以“耕石种艺 厚德载物”为校训,以服务曲阳当地文化产业为初心,统筹多方资源,构建“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新体系,继承和弘扬雕塑非遗手工艺,面向新时代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并倾情参与到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进程中。
2017年11月,学校与中非经济贸易促进会、世界华商(非洲)联合会共同成立北方国际雕刻艺术研究中心。
2019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牵头成立由中外53所职业院校组成的“丝路工匠”职业院校国际合作联盟,目前成员单位达到80家,河北曲阳雕刻学校就是其中之一。该联盟通过合作开展技能人才培养、推动人文交流、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满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需求。
2022年,河北曲阳雕刻学校、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达成中非艺术人才培养约定,计划2024年实现第一批学员招生。
……
交流的硕果累累,合作的花朵芬芳。河北曲阳雕刻学校还与欧洲设计学院、俄罗斯列宾美院等高校结为友好合作院校;与蒙古、土耳其、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雕塑人才培养合作意向。通过不断走出去和请进来,学校积极拓宽发展渠道,以职业教育为平台,交朋友、觅友谊、求合作、促发展。职业教育正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促进中外经贸和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之一。
雕刻技艺薪火相传,雕刻工匠人才辈出。凭借独具特色的专业办学优势,自1985年建校以来,河北曲阳雕刻学校为雕刻行业输送了5000多名专业精英人才,其中500多名创办了自己的雕塑企业或创意工作室,30多名成为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成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如今,由学校申报的河北曲阳雕塑艺术职业学院建设项目正在逐步推进中,将致力于更加系统化培养工艺原创人才,打通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发展的人才培养通道,实现“国学为根 实践为本 艺术为相 科学为用”的教育目标。
近年来,曲阳县抢抓保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民间传统工艺专业为核心,突破人才培养“瓶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增加国外互访交流和技能培训机会,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工匠人才。
“紧跟‘一带一路’发展脚步,我们再接再厉,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商共生发展,让中华文化、保定技艺在世界绽放异彩。”赵淑红说。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