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智赋能 让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作为潍城区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上农智田农业科技产业园通过“本地资源优势+现代科技技术+品牌运营销售”的模式,示范带动蔬果产业升级发展。项目建成后,预估年产值将达到1亿元以上,年可接待40万人次。同时,潍城区加快上农智田无花果三产融合产业园建设,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产业振兴,着力打造一个数智赋能、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在潍城区望留街道油坊村,光伏发电能赚钱,大棚种植能增收,一块地实现双收益,为村民们带来现代农业发展的福利。村里建设有45个光伏冬暖式大棚,共铺设光伏发电板近20000块,在不影响大棚作物光合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墙基空间、闲置光照空间发电,成为光伏发电增收、瓜菜种植增产的现代农业样板。
在潍城,以科技、智慧赋能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已不再少见,让富民增收解锁出更多“新密码”。


盘活资源 让模式创新强村富民
潍城区聚焦激活土地、产权等重点资源要素,让农村“山水田林房”成为活的资本和资产。进一步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使零散、闲置土地成为农民增收的“金土地”。积极推广“绿野模式”,动员农户将小规模土地流转至潍城绿野农机合作社,实现农田流转统一管理。各村通过与潍城绿野农机合作社合作,通过流转土地,村集体实现增收,真正实现让粮仓“鼓”起来、村民“富”起来。
同时,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北乐埠村的“妈妈车间”玩具厂、于河街道南伦村的特色民宿,都是盘活村里闲置的老旧民房和闲置场地打造而成,不仅能够实现乡村闲置资源的再利用,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带动村民们增收致富。


内外兼修 让一村一落皆成美景
在潍城区于河街道三安子村,一幅幅楹联成为风景,养花种菜的农家“美丽庭院”越来越多,各种娱乐健身器材应有尽有。同时村里注重精神风貌建设,让村子在婚礼新办、丧礼简办的倡导实行上远近闻名。“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住着也越来越舒心。”谈起如今的村容村貌村风,三安子村的村民们喜笑颜开。走进潍城区大洋生态村,平整的草地上摆放着露营设备,绿树成荫中“儿童乐园”的招牌引人注目。“这是我们依托浮烟山周围自然风景和资源打造的农家乐样板,有山有水,吸引了不少人从市区过来体验采摘、娱乐休闲。”潍城区浮烟山旅游度假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让乡村画卷 “有颜值”;修整小路土路、健全基础设施,让乡村生活 “有质量”;带货书记、打造样板,让增收致富 “有方法”……一村一落、一人一事都在“诉说”着潍城乡村发展的内外兼修。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