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 >> 文章内容

三下乡|复原古陶瓷工艺,传承寿州窑文化

[日期:2024-07-22]   来源:材料新媒体工作室  作者:材料新媒体工作室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刘梦瑶   姜辰溪):盛夏七月,骄阳似火,为期五天的“复原古陶瓷工艺,传承寿州窑文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安徽省淮南市顺利展开并圆满结束。近日,来自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硕士志愿服务队,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寿州窑制瓷技艺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实际行动传承寿州窑文化,复原古陶瓷工艺。
探访寿州窑遗址,收集古陶瓷碎片
       寿州窑,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陶瓷窑场,前后烧造约300年,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寿州窑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寿州窑制瓷工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在寿州窑制作技艺传承人崔怀伦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寿州窑遗址,了解了寿州窑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工艺特色。随后,志愿者们实地考察寿州窑遗址,收集古陶瓷碎片,记录下珍贵的历史资料;并亲身参与手工制作,感受泥土与陶片的神奇魔力。
循工匠之心,展示双手间的黄釉魅力
       寿州窑釉色浓郁,外观朴拙,以黄釉为代表特征,融合了北方陶瓷的厚重和南方陶瓷的简约。志愿者们在崔怀伦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寿州窑陶瓷的制作工艺,亲自动手制作陶瓷制品。从选土、揉泥、拉坯到上釉、烧制,二十余到工序全部通过手工完成。实践团成员李闽彬同学表示,“拉坯很有意思,看着自己手里一团黏糊糊的泥巴变成陶器的模样,我感觉很有成就感”。
校园反响热烈,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让志愿者们学到了宝贵的传统陶瓷工艺,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努力,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寿州窑文化,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学生们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下去,让寿州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本次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静教授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承实践,“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也为寿州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了一份力量。未来,学院将继续组织类似的实践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投身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事业中来”。
       复原古陶瓷工艺,传承寿州窑文化,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展示了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也为寿州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让寿州窑的璀璨光芒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