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民族工艺 >> 文章内容

非遗技艺丨以金属线条 绘粉彩华章

[日期:2024-08-19]   来源:泰山文化研究会  作者:泰山文化研究会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卜祥爱    朱小丹):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艺术瑰宝熠熠生辉,那便是东平的掐丝粉彩。它的诞生,承载着明清时期景泰蓝工艺的深厚底蕴,却又在岁月的洗礼中独辟蹊径,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光芒。无需高温的锤炼,却能以明快厚重、艳丽多彩的色泽,轻易俘获世人的心。

       在这里,掐丝粉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形式。它巧妙地融合了国画的韵味、油画的绚丽、书法的灵动、版画的精巧、剪纸的细腻,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以金属、木质、石质、葫芦、陶瓷、塑料、玻璃复合材料等为载体,仿佛赋予了这些平凡的材料以生命,让它们成为了艺术的舞台。
       作为东原掐丝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六代传承人的马忠华,在家庭的熏陶和对艺术的执着热爱下,默默耕耘了三十余载。他戴着厚厚的眼镜,神情专注,从绘制草图时的灵感迸发,到粘连铜丝时的细致入微,再到粉彩上色时的精心雕琢,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他对这门艺术的深情。在他的巧手下,莲花在葫芦上优雅绽放,鲤鱼在水中灵动嬉戏,财神笑容满面,带来祥瑞。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东平文化的生动写照,是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掐丝粉彩,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情怀,一份坚守。它承载着东平的历史记忆,延续着艺术的生命脉络。当你与那小小的葫芦对视,便足以窥见东平的湖光山色,东平的历史故事,不一般的东平色彩。非遗是我国的,更是世界的,在一次次活动的推广下,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坚守下,在一级级文旅部门的保护下,非遗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