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传统文化 >> 文章内容

【文明实践我行动】弘扬国粹 传承中医药文化

[日期:2024-09-25]   来源:文明龙口  作者:文明龙口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宋永恒     陈晓桐):“哈哈,咱们家里刷碗用的丝瓜网,竟是中药?”  “不错,学名叫丝瓜络,可以祛风、通络、活血,还能帮着催乳呢!”近日,黄县林苑北门广场,在市委宣传部、龙口市人民医院、龙口市社会工作协会和龙口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小少年识百草暨白衣天使护安康”公益活动上,听了人民医院中药房负责人马荣堃讲解的中药小常识,家长和孩子们笑得格外灿烂,有的还拿起大枣吃起来。

       蜂房、路路通、苦杏仁、炒僵蚕、老猴皮……50多种中药材中,既有平常熟识的药名,还有第一次见到的,“地龙就是蚯蚓,可以清热定惊、通络、平喘;昆布就是海带,可以软坚散结……”马荣堃解释,大家都笑起来,“中药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啊?!”
  9岁的李明凯相当活分,用马荣堃的话说,“这小家伙,从西头到东头,可真是尝个遍。”马荣堃说,开个小玩笑。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药材的基础知识,家里能看到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选的比较多,有的可以直接尝着吃,“目的就是增加体验感和参与感。当然,有的不能直接吃,只能闻一闻。” 

       “这是王八的壳、这是土鳖的壳、这是蒲公英……”9岁的蒋习睿脱口而出。为啥这么熟?原来他爸爸是干中医的,他拿起“路路通”来说,“挺好闻,又香又咸”。  
       这边的识百草热热闹闹,东边的诊疗区排起了长队。中医科主任马桂磊从坐下没闲着,一个接一个。一女士拿着马主任给的记着药名的小便签纸告诉记者,“排队一个多小时,还是前面这位大姐让我先看的。”市民何俊杰说,能看上马主任的号,就是等多长时间都乐意。中医科的其他医生一边为孩子们把脉,一边讲解病人所患病症的内在变化。

       “感觉酸爽,哈哈哈———”享受着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大夫的按摩,坐在凳子上,胖乎乎的年轻人张着大嘴,笑着说。另一位年轻小伙子也笑着说,“感觉舒服,确实这个地方有点疼”。针灸理疗科主任谷海洋说,他这个颈椎曲度有点侧弯,“需要加强颈部肌肉锻炼,症状明显时需要进行针灸推拿治疗!”  
       “小少年识百草”公益活动,将中医药文化与人民群众连接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包括孩子们,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有了更多的认可。当晚,尽管气温有些低,但人们的热情不减,从6点多开始,活动一直持续到9点半,排的队伍才散去。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