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1751521697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雕刻艺术 >> 文章内容

指尖“刻”匠心,聚力兴产业 ——水仙雕刻赋能集体经济主题党日活动落地南江村

[日期:2025-11-19]   来源:人向文化  作者:人向文化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刘金山  刘雪岭):当刻刀轻轻划过水仙鳞茎,绽放的不仅是花姿,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南江村合作社参股企业——向荣花水仙花基地举行。活动以“指尖‘刻’匠心,聚力兴产业”为主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入股、企业运营”的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新路径。

从非遗技艺到产业资源
水仙雕刻焕发新生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南江村党总支敏锐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品牌化、市场化转型。通过村合作社出资入股的方式,成立本地企业“向荣花公司”,依托水仙花雕刻这一非遗技艺,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努力将一朵小花培育成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致富之花”。
       水仙花雕刻是独具特色的传统园艺技艺,以其造型奇巧、意境深远而著称。向荣花水仙花基地特地邀请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艺非遗传承人杨英明大师,现场介绍水仙花雕刻的文化内涵和基本技法。
理论结合实践
主题党日走出会议室,走进田间地头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精心设计,打破传统学习模式,把课堂搬进产业基地,实现理论讲授与实操训练相结合。
       活动现场,水仙花雕刻大师、非遗传承人杨英明现场授课。他系统讲解了水仙雕刻的文化渊源、艺术审美和基本技法,并亲自演示从剥鳞片、削叶缘到雕花梗的完整流程,细致入微的操作令在场党员频频赞叹。
       随后,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党员们分组动手实践,小心翼翼地执刀雕刻。杨英明大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耐心指导每一个细节。“一刀一划皆用心,方能成就一株好花。”他说。
       此次参与培训的不仅有党员干部,还包括向荣花基地的技术骨干。此举旨在为未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储备人才力量,夯实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党建赋能发展
小技艺撬动大产业
       水仙花雕刻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环节。经雕刻后的水仙花株型优美、花期可控、观赏性强,市场售价可成倍增长,显著提高花农收益。
       南江村党总支以此为契机,推动形成“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以“向荣花”公司为市场运营主体,计划延伸产业链条,探索“水仙花+旅游”“水仙花+文创”等多元业态,打造集文化体验、研学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项目。
       同时,借助自有品牌“蕊漪”与企业平台“向荣花”的双轮驱动,南江村正加快构建从田间到市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真正让非遗技艺转化为经济效益,让集体经济“活起来”“强起来”。
       “这次在我们合作社控股的企业基地开展主题党日,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力量。”南江村党总支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出,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水仙花产业在我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展望未来
打造南江特色水仙花品牌
       活动结束后,南江村党总支迅速启动后续规划。计划依托向荣花公司的种植资源和技术需求,率先建立一个水仙花雕刻技能试点班,邀请杨英明大师担任长期技术顾问,定期开展培训与技艺交流。
       与此同时,村党组织将全力支持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既巩固传统线下市场,也积极拥抱电商直播、短视频营销等新业态,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认识向化水仙、喜爱向化水仙。
       通过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反哺村集体,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良性循环,南江村正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一朵水仙,千年传承;一把刻刀,万象更新。如今,在南江村党员们的手中,这门古老技艺正悄然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那是文化的温度,更是共富的希望。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