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刘金山 刘雪岭):当刻刀轻轻划过水仙鳞茎,绽放的不仅是花姿,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南江村合作社参股企业——向荣花水仙花基地举行。活动以“指尖‘刻’匠心,聚力兴产业”为主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入股、企业运营”的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新路径。
从非遗技艺到产业资源
水仙雕刻焕发新生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南江村党总支敏锐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品牌化、市场化转型。通过村合作社出资入股的方式,成立本地企业“向荣花公司”,依托水仙花雕刻这一非遗技艺,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努力将一朵小花培育成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致富之花”。
理论结合实践
主题党日走出会议室,走进田间地头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精心设计,打破传统学习模式,把课堂搬进产业基地,实现理论讲授与实操训练相结合。
随后,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党员们分组动手实践,小心翼翼地执刀雕刻。杨英明大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耐心指导每一个细节。“一刀一划皆用心,方能成就一株好花。”他说。
此次参与培训的不仅有党员干部,还包括向荣花基地的技术骨干。此举旨在为未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储备人才力量,夯实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党建赋能发展
小技艺撬动大产业
水仙花雕刻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环节。经雕刻后的水仙花株型优美、花期可控、观赏性强,市场售价可成倍增长,显著提高花农收益。南江村党总支以此为契机,推动形成“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以“向荣花”公司为市场运营主体,计划延伸产业链条,探索“水仙花+旅游”“水仙花+文创”等多元业态,打造集文化体验、研学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项目。
同时,借助自有品牌“蕊漪”与企业平台“向荣花”的双轮驱动,南江村正加快构建从田间到市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真正让非遗技艺转化为经济效益,让集体经济“活起来”“强起来”。
“这次在我们合作社控股的企业基地开展主题党日,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力量。”南江村党总支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出,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水仙花产业在我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展望未来
打造南江特色水仙花品牌
活动结束后,南江村党总支迅速启动后续规划。计划依托向荣花公司的种植资源和技术需求,率先建立一个水仙花雕刻技能试点班,邀请杨英明大师担任长期技术顾问,定期开展培训与技艺交流。与此同时,村党组织将全力支持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既巩固传统线下市场,也积极拥抱电商直播、短视频营销等新业态,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认识向化水仙、喜爱向化水仙。
通过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反哺村集体,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良性循环,南江村正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一朵水仙,千年传承;一把刻刀,万象更新。如今,在南江村党员们的手中,这门古老技艺正悄然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那是文化的温度,更是共富的希望。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