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佛教文化 >> 文章内容

佛教节日︱佛欢喜日,孝亲报恩

[日期:2022-08-17]   来源:中华文化报  作者:中华文化报   阅读:34881[字体: ]
      中华文化报河南讯: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盂兰盆节,又称佛欢喜日。“盂兰”是倒悬之意,人如果倒悬起来是很痛苦的,形容众生苦厄之状;“盆”是指盛载供品的清净器皿,用来供奉三宝,意为解救。盂兰盆就是用清净器皿盛载各种珍贵百味供养佛僧,以三宝福田之力,解救已逝亡亲的倒悬之苦。

      盂兰盆节的缘起

      《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佛在世时,其弟子当中有一位名叫目连尊者,他在佛陀十大弟子中也是神通第一。目连尊者得到六种神通后,想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通过法眼看到母亲在饿鬼道中受无尽饥渴之苦时,目连尊者悲痛万分。不忍母亲再受此苦,就用钵盛满食物运用神通送给母亲充饥。其母开口吃时却口吐火焰,食物被烧成了焦炭。目连尊者看到这种情形,心中痛切却又无法救得母亲,就去恳求佛陀开示如何救母。
佛陀对目连尊者说:“你母亲罪业深重,纵使你神通第一也无法解救,必须靠十方僧众大德合力才能助其解脱!你可以在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这一天,准备百味饭食放于盆内供养十方,合大德僧众威神之力,拔济母亲脱离饿鬼道。”
目连尊者听闻佛陀教导之后,于七月十五日准备种种饮食,盛于盆器之中,恭敬虔诚地奉佛献僧,当时佛陀也由此因缘讲了一部《盂兰盆经》。此后,每年七月十五日就成了盂兰盆节,以设斋供佛及僧,超荐七世父母罪业。

      盂兰盆节的传统

      《佛说盂兰盆经》由西晋的竺法护译出后,便被奉为佛门的《孝经》。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报答双亲养育之恩,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与中国崇尚的孝道精神十分契合,遂被历代提倡而盛行不衰。
      隋唐之时社会安定繁荣,盂兰盆会也成为了一场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唐代,每逢七月十五日,皇室会向寺院敬献盂兰盆供,并由官府斥巨资操办盂兰盆会,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争相献盆供养僧伽。
      宋代以后,除了在各寺院供佛斋僧,节日期间人们还会祭祀祖先、超度宗亲亡灵,并且上演以目连救母内容为主的各种杂剧。
      现在,每逢盂兰盆节,寺院也会用香、花、灯、水果、素食等供佛与僧,同时通过水陆、普佛、焰口、诵经、礼忏、放生等方式,举办冥阳两利的盂兰盆会。

      盂兰盆节的意义

      佛教的轮回思想认为生命没有一个最初的开始,在未证得解脱之前,人的生命犹如一个圆圈,一直在地狱、饿鬼、畜牲、修罗、人、天这六道中不停地旋转。人身不过是本世的容器,对父母的孝不应该局限于当下一生,而是要帮助父母脱离六道,得到生生世世的解脱。
      为佛弟子,孝亲报恩也是最吉祥的事情。万千大众通过施佛及僧,供养三宝,报答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希望过去多生累劫的父母能够以期救拔,不堕三途,永出苦轮。《盂兰盆经》和盂兰盆节正是这究竟圆满之孝的具体表现。

      责编:王同兵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