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内容

勐伴镇|执党建引领之“笔” 勾勒乡村振兴蓝图

[日期:2022-12-23]   来源:山水勐伴  作者:山水勐伴   阅读:38346[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迅(王同兵  张美娟):走进勐伴镇,集镇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争奇斗艳,一栋栋整齐划一、颇具民族风格的干栏式楼房掩映在绿树中,星星点点的屋顶如同绿海中闪光的宝石。山上瓜果飘香,山下白象山水库静影沉璧,丰富多彩的特色产业与美景交相辉映,成为勐伴镇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真实写照。

      “起笔”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好根基。

      勐伴镇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充分挖掘人才,坚持“德才兼备、因村施策、精准用人”,调整充实村级骨干力量60余人,培养村级领头雁,将一大批致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办事公道正派的致富大户、在外能人、高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选拔到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过去,红卫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如今,通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力量,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在开展“五比五看五争当”活动中,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契机,盘活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用“小切口”撬动效能“大提升”,牢固树立“政治三力”意识,力求比学赶超,在为民办实事、转变作风求、真务实上出成效。以“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为抓手,突出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发动和引导群众投入村寨美丽乡村建设中。针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实行分组、定期卫生清扫机制,定期组织妇女、青年组织开展家庭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发动妇女、青年及老干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让所有人都参与到村内人居环境治理活动中来。如今,走进红卫村小组,到处鸟语花香,道路、院落被收拾得干净整洁,过去的脏乱差已得到全面整治。2021年红卫村党支部荣获“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挥笔”脱贫攻坚,拓宽集体经济致富路。

      勐伴镇河边村全村共有60户、200人。这个过去在勐腊县穷得出了名的瑶族山寨,以前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全村没有一间像样的住房,山路崎岖、交通闭塞,四周被密布的原始热带雨林包围,是勐伴镇精准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河边村虽穷,但是地理优势和生态环境良好,关键是如何利用好这些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使其发挥巨大效益,带动村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心动就有行动。中共勐伴镇委员会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脱贫摘帽目标,压实责任“军令状”,下足精准“绣花功”,打好政策“组合拳”,建好产业“增收链”,突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通过整合专项扶贫、兴边富民、产业扶持等项目资金,不断加大对河边小组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其中,投资592万元实施进村道路硬化,投入资金1574.58万元,改造住房、村内道路、排水沟、饮水、宅基地等村内基础设施;投入产业扶持资金30余万元,在河边村小组发展小耳猪、黄牛和珍贵林木等种养殖产业。并通过盘活村寨特色、民族文化等资源,通过村企联建的合作模式,打造出“瑶族妈妈的客栈”等一系列民族文化旅游特色项目,实现村民共享景点分红和就近就业。同时小云助贫中心等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打造扶贫公益品牌,探索“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群众”扶贫模式,提炼精准扶贫实践成果。截至2022年末,河边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末的2000多元提高到了21000余元,全村19户7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顺利脱贫。2021年中共勐伴镇委员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收笔”农文融合,绘就村美民富新画卷。

      过去的勐伴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落后,农民人均收入仅有5000元,如今勐伴镇以产业帮扶“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为抓手,促进产收渠道。2021年共种植13000亩辣椒地,12万亩橡胶地,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2.1万元。党员干部带头通过企带村、勐伴商会联结企业机制等方式,吸纳农村闲置人口,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并对文化传承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摸底,挖掘并积极组织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不断优化和整合民族宗教、文化旅游等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力量,鼓励文化传承人创业,加强文化保护传承队伍建设,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形成镇、村、组三级联动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机制,让散落的民族文化重放生机,凸显村寨特色,增强群众文化自信。

      如今,通过不懈努力,一幢幢与雨林环境相适应、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民居在勐伴村展露新容。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随即跟进,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生产生活基本环境已展现在眼前。整个村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处处传唱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时代音符,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走出了一条奔小康与民族团结双融合双促进的跨越发展之路。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