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民族工艺 >> 文章内容

传承文化 了解非遗|板盐晒制技艺在这里“复活”!

[日期:2024-01-04]   来源:义蓬发布  作者:义蓬发布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曹  莹      马芝平):“哇,你们看,真的有盐出来啦……”近日,在义蓬二小“南沙文化节”中,江盛社区的板盐晒制技艺“复活”了!

       “爷爷,这个水是咸的么?”“爷爷,这个白白的一颗颗的是什么呀?”“爷爷,这个可以直接品尝吗?”一系列的问号,都浮现在小朋友天真烂漫的脸上。



       “大家看,我们这边的晒盐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当时地处江滩,潮水出没,土壤含盐量高,我们老一辈的盐民把受潮水浸润、带有盐分的‘白地泥’用拖刀刮起薄薄一层,堆在一处,形成一泥蓬,备用。再一担一担挑入漏圈,浇水‘甄漏’,沥出卤水储存到卤桶。然后,再将卤水挑至盐板上由太阳暴晒,水蒸发后可结晶出雪白晶莹的盐粒。今天,我们这呈现的是‘甄漏’,然后滴下来的是卤水,晒出的步骤就是最后的‘暴晒’流程。”展示这项技艺的老盐民激动地向小朋友们介绍,似乎回到了从前晒盐的时光,整个人激情满满。
       考虑到搬运的便利性和非遗项目的可展示性,江盛社区根据老一辈盐民的回忆和技艺要求,专门购置了缩小版的甄漏泥桶和晒盐盐板,方便现场小朋友体验学习。
       晒盐,首先是寻找含盐量高的沙质土。沙质土有利于甄漏盐卤和澄清。然后在桶底开孔的泥桶底垫上一层稻草,将泥装进桶里层层压实,再在泥的上面加一层水,大约二三个时辰,盐卤就会从桶底的孔中一滴一滴地滴出来,这些盐卤就可倒上盐板上进行暴晒。江盛社区党支部杨水员说:“当年在炎热的夏天都需要晒上一两天。为了让孩子们马上看到盐晶体,我们借助了暖风机‘烤晒’,三四个小时就能看到盐结晶体了。”
       本次非遗技艺展示获得了现场师生的一致肯定,通过现场体验让板盐晒制技艺重新在年轻一辈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义蓬二小的肖海军老师表示:“自己身在沙地围垦,一直知道有老盐仓,但没有真正了解过板盐晒制,今天听着老盐民的讲解,了解了晒盐的流程,觉得非常有意义!”
       江盛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江盛社区是钱塘古盐场的“大本营”,当年曾是全省屈指可数的大盐场,盐民个个都有晒盐的记忆,今年还筹建成了“盐文化历史记忆馆”。现在将这一遗产“活化”,既丰富了“记忆馆”的内容,增强了体验感,更可将盐民吃苦耐劳、崇尚科学的精神代代相传。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