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文化人物 >> 文章内容

“身边的榜样”巡礼之“公平哥”朱天平:聚爱心力量 传善举温情

[日期:2024-10-14]   来源:文明寿光  作者:文明寿光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刘雪岭    信玉芝):引一渠清水,润万亩良田;立一杆灯塔,引千帆正航。他们出身平凡,隐于市井之中;他们功绩卓越,爱洒大众心间。他们的故事,是感动,更是感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方能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让我们共同把“学习”播种在心里,争做崇高道德、文明风尚的践行者,续写精神史诗的新篇章。融媒体平台开设《身边的榜样》专栏,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挖掘身边的榜样典型,展现他们“大德、大勇、大爱、大美”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范,让学习榜样、礼敬榜样、争当榜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作为天平公益的负责人,他数年如一日,带领团队志愿者为他人送去温暖与关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秉执公道与正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认真履职尽责;作为寿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党支部书记,他带领联合会围绕寿光市中心工作,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寿光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志愿力量……
       他叫朱天平,潍坊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寿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寿光市天平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从大家熟知的“朱哥”到“朱公益”,再到后来的“公平哥”……朱天平用一串串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履职簿”。2016年,他被评为诚实守信好人。

       以爱之名,筑梦未来
       在城市街头,志愿者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在特殊家庭,志愿者们不定期组织送温暖活动,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近年来,寿光公益力量发展迅速,日常生活中,天平公益发展中心作为寿光志愿者群体之一,开展了文明交通劝导、卫生清理、困难帮扶,关爱老人、抗洪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文明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朱天平是寿光市天平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说起团队成立的初衷,朱天平表示“源于无意中的一次善事”:2009年,他多次帮助一个莱州受困家庭,该救助活动当时在莱州引起较大反响,不仅改变了受助家庭的命运,也让他开启了公益之路。
       2014年7月,为了更好地开展公益活动,朱天平成立了寿光首家个人帮扶基金——寿光市慈善总会天平帮扶基金,即逐步壮大发展成天平公益发展中心。
       2015年,当听说双王城北木桥村刘树锐家需要帮扶时,朱天平在充分调查核实后,带领公益组织成员,号召社会爱心人士,花费近十万元为其建起新房,并募捐了家庭所需的电器、家具等生活用品,让这个特殊家庭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些年,在公益团队的感召和影响下,刘树锐由一个柔弱少年成长为一个心存感恩的优秀青年。如今,他也加入天平公益服务中心,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用行动回报大家曾经的帮助。
       类似帮扶,朱天平带领团队志愿者不知做了多少。从捐资助学到关爱孤寡老人,从文明交通执勤到帮扶弱势群体……十年来,天平公益人的脚步遍布寿光城乡。
       为做到精准帮扶,吸收不同阶层人士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2020年3月,朱天平又积极响应寿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号召,在寿光市率先成立了天平公益“军号嘹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此后,团队志愿者定期走进需要帮助的老兵家中,进行政策宣传,送去生活关怀。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朱天平已出资70多万元帮扶、资助了200多名贫困学生和家庭。
       履职尽责,为民发声
       2022年初,朱天平当选为潍坊市人大代表后,他不仅能为群众办具体小事,还能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城市和社会事务,他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为民履职的路也更宽了。在寿光人大的支持帮助下,朱天平先后在法、检“两院”分别成立了“天平议事”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邀请法律、金融等领域16名代表轮流参与,固定每周四在调解室接待群众,开展调解工作,助力矛盾纠纷化解。
       “多亏了咱调解员帮忙,要不这欠款还不知道啥时能要回来……”日前,拿到拖欠多日的薪资,来自聊城的张某握着朱天平的手连连感谢。
       2023年,张某和朋友来到寿光打工,就职于一家餐饮店。后因生意不景气,餐饮店关门,张某多次上门跟老板要工资,但对方总以各种理由推脱。在朋友的介绍下,张某找到“天平议事”代表调解室求助。朱天平迅速组织志愿者研讨,通过与双方当事人沟通、面对面调解等方式,最终协调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餐饮店老板同意两个月内还清欠款并约定了违约条款。
       以上,仅是朱天平参与调解的最普通的一件矛盾纠纷。自“天平议事”代表调解室成立以来,朱天平与志愿者们进乡村、访企业,为了别人家的事儿跑断腿磨破嘴,用真诚与热心帮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
       走进“天平议事”代表调解室,墙壁上挂满锦旗,有的地方甚至是“锦旗摞锦旗”,满满当当。一面锦旗,一个故事:这个是一对年轻夫妻送的,志愿者们历时20多天,终于让打算离婚的两人和好如初;这个是调解了一起邻里纠纷,两个家庭因陈年旧事互不说话,后又因琐事闹矛盾,志愿者耐心调解,最终两家握手言和;这个是帮忙处理了一起经济纠纷……朱天平介绍着一面面锦旗背后的故事,满脸自豪。
       截至目前,朱天平已参与案件调解73起,成功调解31起,涉及金额1400多万元,受益200余人。此外,朱天平还推出“工作室+警民室”“工作室+婚调室”等工作模式,把“朱天平代表工作室”打造成了移动的履职点,每月固定时间在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等地接待群众、调解矛盾纠纷,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力量。
       志愿精神,点亮寿光
       2017年8月,在寿光市文明办的指导下,朱天平整合寿光市30多家社会组织、90多支志愿者队伍、17.6万余人,成立了寿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他并全票当选第一届会长。自此,朱天平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凝聚了无数志愿者的心,共同为寿光发展贡献着志愿力量。
       每年全国文明城市复审迎测期间,朱天平带领志愿者们,深入寿光各个角落,进行文明交通执勤、社区清理卫生等,为城市文明增砖添瓦;每年汛期,朱天平总会及时协调和带领各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分发防汛物资,进行道路巡查,引导交通等;疫情防控期间,他组织志愿者到小区、路口执勤,去学校、社区消杀,建立爱心驿站……如今,寿光市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到1300多支,注册志愿者达到25万余人,他们默默奉献、志愿前行,托起了城市文明新高度。
       为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发挥人大代表在志愿服务中的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8月,寿光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人大代表志愿服务总队及15个镇街服务队,朱天平担任总队队长,统筹抓好志愿服务队的各项活动。一年来,他带领志愿服务总队,联合圣城街道志愿服务队为寿光文博学校捐款维修道路,方便了孩子上下学;指导田柳镇志愿服务队,为田柳镇安全隐患路口安装爆闪灯93盏,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联合营里镇志愿服务队,走访慰问了我市51个村的59名困难家庭学生;组织台头镇、化龙镇人大代表开展爱心敬老活动……一桩桩,一件件,充分体现了朱天平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志愿者的情怀与担当。
       微光点点,聚而成炬。在寿光,朱天平的名字早已与公益紧密相连,在他的引领下,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公益事业、参与志愿服务、传递爱与温暖。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城人,越来越多的文明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不断为城市注入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成为彰显城市文明的温暖底色。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