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院 | 曹县:以文化书院为纽带 草木染非遗技艺助力汉服产业升级
[日期:2025-08-21] 来源:文明菏泽 作者:文明菏泽 阅读:45738次[字体:大 中 小]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王奎亮 郑 栋):为深入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建设城乡文化社区、文化书院,近日,曹县以“非遗活化”为抓手,联合多方力量开展草木染非遗技艺公益培训,探索“非遗+汉服+电商”产业融合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资源,推动草木染技艺下沉基层。精准对接汉服产业需求,将非遗培训纳入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服务清单,将草木染技艺纳入“项目资源库”。依托本地汉服产业优势,实现资源目录动态管理,助力汉服产业提质增效、破圈出彩。
以“理论+实操+创业”为主线,实现文化传承、技能提升、产业延伸链的深度融合。文化传承链涵盖草木染历史、染料提取、生叶染等传统技法,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确保学员掌握核心技艺。挖掘本地乡土人才,壮大非遗传承队伍。技能提升链针对汉服从业者增设“植物染布艺设计”课程,助力开发天然染汉服、文创配饰等特色产品。引入高校设计资源,提升学员现代设计能力,推动工艺时尚化。产业延伸链融入“非遗产品电商运营”内容,依托本地电商优势,助力学员打通“手作-网销-品牌”路径。鼓励学员成立合作社或工坊,通过“公益+市场”模式承接汉服企业订单,形成可持续生计。
培训覆盖乡村劳动者、手工艺人共110余人,通过系统传授草木染技艺,为弱势群体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新技能和增收新渠道。设立“文化书院”非遗讲堂,定期举办草木染体验活动,让学员们掌握从染料提取、图案设计到成品制作的完整流程,切实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有效打通技能培训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草木染非遗技艺公益培训,既是文化传承的“播种机”,也是产业创新的“催化剂”。下一步,曹县将继续整合优质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优化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为提升曹县文化温度、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