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刘金凤 朱晓彤): 近日,家在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法院家属院的郭女士因为家里的打气筒漏气,来到法院小区附近的一处深蓝色小棚子找到59岁的摊主杨志光修理。
只见老杨放下手头的电动车修理工作,接过打气筒,先仔细端详寻找漏气位置,然后拿起改锥卸下底座,调整密封垫圈位置再重新组装。短短十几分钟时间,打气筒就被修好了,这让站一旁等候的郭女士称赞连连。更令她感动的是,老杨分文未取。
“以前修车、修鞋、配钥匙总为找不到地方发愁,现在有了‘小蓝棚’,走在街上一眼就能看到,平常来修修补补很方便!”郭女士笑着说道。

“我从1992年开始学修理,光在这个地方摆摊就有20年了。以前只能在街边露天摆摊,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政府出钱给俺们统一安装了‘小蓝棚’,再也不用受四处流动摆摊的苦了。”老杨简短的话语中透露着质朴,“平时来光顾的大多是‘回头客’,只要是不换件的小修小补,咱也不收费就当是为群众做好事了。”
今年以来,五莲县以执法为民为工作导向,将主题教育开展与为民办实事紧密结合,围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探索执法为民新举措,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通过在县执法局城管办设置“执法为民窗口”,办理县城区门头牌匾、户外广告业务实现一窗统办、一站办结;制作城区早餐指引导图,服务群众便利就餐;建立县城区智慧停车指示地图方便市民有序停车;设立季节性水果市场和“潮汐”市场在给群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让城市容貌更加干净整洁、统一有序。
“以前一遇到刮风下雨天,经常是收摊都忙不迭。现在有了‘小蓝棚’,相当于给了俺们这些老手艺人一个停留的港湾。”在水务局家属院门口,今年60岁老鞋匠万修念边用锉刀打磨着一片鞋底垫片边说道。他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落下腿脚不好的毛病,也不会其他的手艺,30多年来全靠修鞋赚些生活费,有了“小蓝棚”,让他感到很温暖。
“现在城市的环境越来越整洁,街头巷尾秩序井然,便民举措也越来越多,生活在五莲越来越觉得温暖和幸福了!”前来修鞋的市民张先生笑着说。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