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400-136-552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民族工艺 >> 文章内容

传统技艺 | 河北张家口:“口皮”老手艺展现新活力

[日期:2024-01-28]   来源: 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  作者: 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   阅读:462[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刘金凤     冯   斌):

赵莹展示精美绝伦的鞍韂工艺。赵晓刚 摄
  张家口曾是全国著名的毛皮加工基地。清乾隆年间,“有皮毛加工作坊九十多家,日产裘革两千张”。2021年,于张家口堡中营署旧址上建成的口皮博物馆再现了张家口作为“皮都”的那段繁荣历史。一张皮毛贸易的旧票据、一封旅蒙商人的旧家书、一双制作于民国的毡靴……
  馆内一件件藏品承载着一段段故事的同时,也更加让游人对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充满好奇。经过1年多筹备,今年元旦,在口皮博物馆旁新建的大源永细皮坊对外营业,满足了人们的心愿。
  “口皮”是指在张家口加工集散的皮毛制品,分粗皮、白皮、马鬃马尾、毛皮栈等十几种行业。始建于1831年的大源永细皮坊作为本地皮裘业行头之一,以生产经营细皮产品为主。
  走进店内,几百件传统工艺与现代潮流相碰撞的皮质工艺品随即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展架上,既有久负盛名的白狐皮围脖、貂皮帽子等御寒物品以及纯手工下料、缝组的精美皮包,又有十二生肖笔记本、各式摆件等采用烙烫技艺、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创产品。此外,鳞片清晰可见的鲤鱼皮钱包、三层牛皮粘制的象棋及麻将等也让人耳目一新。
  而一组既保留了传统特征又兼具当代审美的鞍韂作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其中一件名为《国泰民“鞍”》。它使用桦木、植鞣牛皮、黄貂、鱼皮、蛇皮、银、白铜在内的十余种材料,并运用鞍杈砍制、皮革雕刻、奶熟皮、硝熟皮、錾银、马鬃编织等十余项传统技艺,已入围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终评,彰显了本地东口鞍加工技艺的精湛。
  “钩皮子就是用钩子将浸泡后的毛皮背后的腐肉和油脂去掉,同时接触摩擦的过程也是揉制的过程,使毛皮变熟,变得柔软。”自开业以来,每当进店游人渐多时,大源永细皮坊第六代传承人赵莹都会在现场展示毛皮加工过程。他在讲解这一传统技艺精髓、提升“口皮”知名度的同时,也作为一名传播者,让本地文化展现在更多人面前。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