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面具是傩戏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道具。演员们戴上面具后,仿佛变身为剧中角色,他们的喜怒哀乐、善恶忠奸都通过面具这一媒介得以传达,为傩戏增添了浓厚的神秘感和视觉冲击力。

晏其伦多次荣获省、市、县能工巧匠荣誉。除了拥有精湛的傩戏面具雕刻技艺,晏其伦对湄潭傩戏及傩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在湄潭傩戏挖掘、保护和文化传承中做出过显著贡献。
面具,又叫“脸子”“脸壳子”。一张面具的构成是由脸部、头盔和耳须三部分组成,脸部尤其重要。据晏其伦介绍,湄潭傩戏的面具分为全脸和半脸两种,这种分类不仅体现了制作技艺的多样性,也适应了不同角色和表演需求。
“半脸面具是露出嘴和下巴部分,全脸则完全遮住整个脸庞。在傩戏中,半脸面具是角色‘郎君’佩戴的,出场时手舞足蹈,极具戏剧效果。其他角色则使用全脸面具。”晏其伦说。

“比如钟馗面具,他的眼睛就是凸出来的,眉毛是立起的,看起来非常威严。而世俗人物的面具,眉毛就不能立起来,要平一点,眼睛也不能凸出来,这样才会显得平和一点。”晏其伦说。

晏其伦介绍:“在湄潭,适合做傩面具的木材有柏杨木和卷子木,它们木质细腻、不易开裂,而且必须使用过了夏至以后采伐的木材,这样才不会生虫。”
精心挑选的木材,然后经过开坯、粗雕、细刻、打磨,再到彩绘等工序后,在匠人的巧手下变得栩栩如生,最终呈现出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面具。

“希望更多人来学习傩面具雕刻,把这一门古老手艺传承下去,让湄潭傩戏、傩文化得到广泛传播,走上更高的舞台。”采访最后,晏其伦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