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刘明涛 齐伟琳):雪白的面团在指尖翻飞,转眼变成咧嘴笑的石榴、绽放的牡丹;蒸笼升腾的热气里,飘着麦香与邻里间的欢声笑语……大虞街道东园社区活动室里暖意融融,一场以“花开齐鲁石榴红 团结精神永传承”为主题的非遗花饽饽制作活动在此温馨上演,居民齐聚一堂,在面团的揉捏中感受非遗魅力,在协作互动中厚植团结情谊。
活动伊始,大虞街道东园社区特别邀请的非遗花饽饽传承人戴老师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技艺展示。“咱山东的花饽饽不只是吃食,更是带着讲究的‘面塑艺术’。”戴老师一边演示揉面技巧,一边讲解背后的文化寓意,“就像今天要做的石榴造型,籽粒饱满象征多子多福,更暗合‘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意。”她指尖轻转,剪刀、梳子等寻常工具在面团上勾勒出石榴的褶皱,红色面团点缀的果粒栩栩如生,引得在场居民阵阵赞叹。



活动结束时,不少居民带着打包好的花饽饽,打算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手中的花饽饽还带着余温,就像社区里涌动的温情,在这个初秋,为“石榴红”的故事增添了更动人的注脚。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