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免费热线:17515216976;邮箱:1126671847@qq.com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文章内容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大虞街道东园社区非遗花饽饽活动:揉出团结味,蒸出石榴红

[日期:2025-09-10]   来源:奎文统战  作者:奎文统战   阅读:0[字体: ]

       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刘明涛  齐伟琳):雪白的面团在指尖翻飞,转眼变成咧嘴笑的石榴、绽放的牡丹;蒸笼升腾的热气里,飘着麦香与邻里间的欢声笑语……大虞街道东园社区活动室里暖意融融,一场以“花开齐鲁石榴红 团结精神永传承”为主题的非遗花饽饽制作活动在此温馨上演,居民齐聚一堂,在面团的揉捏中感受非遗魅力,在协作互动中厚植团结情谊。
       活动伊始,大虞街道东园社区特别邀请的非遗花饽饽传承人戴老师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技艺展示。“咱山东的花饽饽不只是吃食,更是带着讲究的‘面塑艺术’。”戴老师一边演示揉面技巧,一边讲解背后的文化寓意,“就像今天要做的石榴造型,籽粒饱满象征多子多福,更暗合‘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意。”她指尖轻转,剪刀、梳子等寻常工具在面团上勾勒出石榴的褶皱,红色面团点缀的果粒栩栩如生,引得在场居民阵阵赞叹。

       分组创作环节中,大家迅速进入状态。有经验的阿姨们主动分享发面心得,年轻居民则跟着视频教程学习调色技巧,孩子们踮着脚尖在旁递工具,时不时被面团粘住手指的模样惹得众人发笑。
       一小时的创作时光里,居民们分工协作,共同雕琢:揉面、塑形、雕花,每个人都贡献着自己的技艺与创意。最终,承载着众人巧思的作品惊艳亮相:憨态可掬的“石榴花开美鸢都”字样饽饽、绽放的牡丹……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石榴抱抱团”造型,一颗颗饱满的石榴籽由不同居民亲手捏制,却紧密簇拥在一起,鲜红的果粒透着喜庆,恰如活动主题中“石榴红”所蕴含的团结意象,无声诉说着社区邻里携手共创的温情故事。
       当热气腾腾的花饽饽从蒸笼取出,麦香混合着红枣的甜香弥漫开来,居民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互相展示、拍照留念。居民表示:“非遗花饽饽里藏着咱齐鲁大地的民俗文化,更藏着‘和为贵’的处世智慧。这次活动不仅让大家体验了传统技艺,更在动手协作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让‘团结之花’在社区里常开不败。”
       活动结束时,不少居民带着打包好的花饽饽,打算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手中的花饽饽还带着余温,就像社区里涌动的温情,在这个初秋,为“石榴红”的故事增添了更动人的注脚。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


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文化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