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王奎亮 刘明涛):彩线穿梭,钩针飞舞,宁阳花绣钩织技艺在指尖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这项源自山东省宁阳县鹤山镇的传统手工艺,以其精湛的技法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阳花绣钩织技艺起源于宁阳县鹤山镇王家西皋村。王家祖辈曾以大汶河养鱼捕捞为生,家中女性擅长编织,她们在进行渔网编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逐渐发展出钩织毛线的技艺,用于制作家人的起居服装。


这项技艺以针法多变、做工精细著称。基本针法包括辫子针、短针、长针等,通过不同针法的组合与变化,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纹理和立体效果。手工艺人还常常在钩织基础上融入刺绣技巧,形成独特的“花绣”风格,使作品更加精美绝伦。

如今,宁阳花绣钩织技艺不仅是一项传统手艺,更成为了社区居民创收的新门路。它从一家一户的传承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实现了从“指尖艺术”到“指尖经济”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