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报官网讯(刘金山 刘雪岭):当传统秧歌与科学健身理念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从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曾玲的日常工作中,似乎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健身秧歌中的科学理念
走进宽敞明亮的场馆,可以看到,曾玲站在舞台上耐心讲解《欢庆秧歌》的每一个动作,同时亲身示范,动作灵活而又优美,这套健身秧歌,就是曾玲创编的。“全国推广的健身秧歌之中,我创编了第四套与第六套,这次根据健身爱好者的需求,我在以前创编的秧歌套路基础之上,融入了一些新东西,大家都很喜欢。”她介绍。
从节奏和动作上看,包括《欢庆秧歌》在内的健身秧歌既有传统秧歌的韵律之美,又融合了现代健身元素,同时兼具娱乐功能,因此很受群众欢迎。

“通过扭秧歌,配合音乐节奏,可以使身体多个部位如肩、颈、肘、腕以及胯、膝等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她表示,健身秧歌跟传统秧歌一样,其技术要求的基本特征就是“扭”。
也就是说,通过“扭”,能够尽可能充分地发挥秧歌的健身效果,通过腰部、身体躯干的扭动和肢体的摆动,起到全方位锻炼身体的效果,“这是一个很科学的健身方法。”曾玲说。
或许可以这样说,“健身秧歌”的推广、普及工作,为推动全民健身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带动更多人科学健身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鼓动秧歌 情动枣庄”枣庄秧歌推广活动既推广了出色的健身方法,也充分展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大概从2006年起,曾玲开始从事健身秧歌的教学、培训工作,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深刻感受到大家对健身的期待和热情。
“这些年我去过全国很多地方,持续推广健身秧歌。”曾玲说,包括办比赛、办培训等在内,自己每年参与的培训计划有十几次,“我们去乡村、去基层,教大家怎么跳秧歌。”

“健身秧歌是国家体育总局很早就在推广的一个新型大众健身项目。”曾玲表示,如今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通过跳秧歌来强身健体。
在接受采访时,她还特别提到了“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并认为通过这一举措,能够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带动身边更多人一起健身,给更多人带去健康和快乐。”曾玲表示,“这是我们的职责。”
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枣庄市体育局、枣庄市妇女联合会、枣庄市农业农村局、薛城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山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协办。
责编:张 琳 审核:崔新德